鄭州樓盤半月銷量抵一月
隨著近期中央對房地產業定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而釋放出的積極信號,看好房地產市場發展前景的聲音再起,開發企業的信心也出現回升。記者昨日從鄭州多家樓盤獲悉,雖然七八月份為盛夏時節,總體來看,房地產市場仍然比較平穩,個別樓盤甚至還銷量大增。
■觀點
樓市調控思路已經轉變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昨日向鄭州晚報記者分析,目前,保增長、促進樓市平穩發展,已成中央宏觀經濟發展與樓市調控的一個思路。從目前國家經濟低迷、產業結構亟須調整、樓市越調越漲等不正常狀況來看,“淡化行政、強化市場、增加樓市與經濟調控的長效性與可持續性”,將成未來政府發展宏觀經濟與提振樓市的一個重要思路。這也是目前融資開閘呼聲越來越大、各地陸續有取消限購限貸等動作是相吻合的。
有樓盤8月份
半月銷量抵上7月一整月
位于鄭州西區的一處大型樓盤進入8月份后,通過組織演唱會等活動,在8月份至今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銷量已經達到了7月份一個月的銷量。不僅如此,該企業負責人稱,銷量大增還是在房價略有上調的情形下出現的。據介紹,該樓盤最近每平方米上調了二三百元。
位于鄭州東區的一新開樓盤,企業負責人稱七八月份的銷量稱不上好、但是也不算淡,總體上銷售形勢比較平穩,沒有大起大落,房價、銷量與五六月份相比都沒有大的變化。
位于鄭州南四環的一處樓盤,企業負責人稱他們前一期的房子已經基本賣完了,目前正在掃尾;現在正在準備下一期的房源銷售。對于當天的市場形勢,該負責人表示對市場比較看好。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總監劉淵昨日告訴鄭州晚報記者,從樓市的各細分市場來看,新房銷售市場,全國前7月銷售面積同比依然有大幅增長,監測的40個主要城市雖有環比小幅回落,但整體呈現淡季不淡局面。而房地產行業再融資重啟的消息,顯示出新一屆政府在調控思路上的轉變——從原先的行政限制轉向長效機制,目的還是保證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鄭州房價
會維持平穩狀態
隨著這幾年國內大型房企相繼進入鄭州,在提升住房品質的同時,也相應帶動了房價的上漲,加上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上升到國家戰略,鄭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基礎設施等配套建設也日趨完備,這些因素基本上壓縮了房價的下降空間。永威置業常務副總經理馬水旺指出,從目前來看,開發商對未來樓市的向好走勢期望值還是比較高的。就鄭州來說,房價還是會維持一種平穩的狀態。
馬水旺認為,鄭州的房價,特別是在2015年前都不可能有大的變化,還會維持逐步上漲的趨勢。隨著2015年后,一大批城中村改造房源建成投放市場,房源可能會供大于求,房價上漲的動力才會下降。
對于房價的漲跌變化,馬水旺稱,現在投機買房的人很少,主要還是剛性需求買房。“投資買房的人一般是在一個樓盤新開盤時可能存在,因為開發商經過八九個月甚至一年的開發建設,大量資金占在項目上了,新盤剛開的時候,一般定價較低,主要是因為開發商需要快速回籠資金”,馬水旺說,在這期間,有些人可能會趁勢買房,一旦開發商資金穩定后,隨后的房價都會慢慢上調。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總監劉淵認為,今年全國及主要城市的新房月銷售量均保持在平穩水平,由于目前政策穩定,經濟復蘇,預期未來成交量可保持穩中有升趨勢。但由于去年下半年基數較高,因此全國新房銷售面積的累積增長率將逐月回落,預計全年同比增長在7%左右。
房企不差錢
四處想著拿地
雖然今年出臺了新的“國五條”,但市場在經過短暫的驚怵后,很快恢復了正常狀態。而且,隨著市場的持續走好,現在很多大的開發商已經是“手里有錢,心里不慌”,四處打探買地。
馬水旺就表示,他現在一直關注土地市場的情況,打探有沒有合適的地塊可以拿。像他一樣,很多實力房地產企業都是拿著錢找地。新田置業總經理馮常生表示,現在他們也在和鄭州市的兩個區接觸,為拿地做準備。
中原集團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7月份,40個城市含住宅用地供應面積與6月基本持平,處于年內相對高位;較2012年平均水平下降約4%,較2013年上半年平均水平上升約17%。具體來看,一線城市得益于北京和上海供應的激增環比大幅上升,二線及三、四線城市則呈不同幅度的下降。
同時,得益于前期供應的增加,7月份中原集團監測的40個城市含住宅用地成交維持前期的上升趨勢,環比上升約15%,但較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平均水平均有10%以內的下降。具體來看,含住宅用地成交全線上升,其中一線城市環比上升約17%,二線城市環比上升約28%。
不過,劉淵稱,目前,不論是新房銷售還是土地市場,表現良好的均集中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整體表現平平。溫州限購松動,反映出這類城市依然存在壓力。而放松房企融資限制,不僅可以鼓勵增加普通住房供應,同時使行業融資回歸正常渠道,防止影子銀行風險積聚。因此,行業內不應對后市過于樂觀。
■相關
樓市長效機制3個月后有望公布
在昨日舉行的2013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中房協副會長朱中一現場表示,受到廣泛關注的房地產長效機制預計需要3個月才能公布,方向不再針對房價。
記者從昨日論壇獲悉,“史上最嚴厲”的限購政策可能有保有壓,土地和稅收是兩大關鍵。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稱“不會大漲大跌”。不過也有看空者如卓越置業執行總裁張遠就告訴記者,長效機制是一種希望,但還不太現實,企業還是要根據自身發展,“錢”途要緊。
中房協副會長朱中一昨日在論壇開場發言即觸動焦點。他表示,受到廣泛關注的房地產長效機制預計需要3個月才能公布,方向不再針對房價。
朱中一向記者表示,其已向中央提出建議,鑒于當前房價、地價上漲的預期不減,對土地供應緊張、地價、房價上漲較快的城市,要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制,強調住房用地的供應計劃要與住房供應計劃掛鉤,普通商品房用地的出讓價格要與穩定房價的目標責任制銜接。“否則下一步穩定房價的難度更大”。
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也表示,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三中全會,希望能給出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所以一定要等三中全會出來了才知道”。
在關于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問題上,土地和稅收被屢屢提及,成為兩個關鍵元素。“土地、稅收,這兩個環節是解決長效機制最重要的兩個元素。如果再加上一點就是新的投資渠道,這三個因素是解決長效機制的關鍵,沒有很好的結合,這三個因素都解決不了。”寶龍地產總裁許華芳表示。
(記者 胡審兵 實習生 趙玉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