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中間的14棵大樹移不移?
8月5日,網友“@笨不懂”市城管局官方微博留言:在中原路(京廣路至大學路段)路北看到,由于公交車站改造非機動車道向人行道拐了一段,拐彎處沒有明顯標志,在視覺上給人的感覺還是一條直道,如果徑直騎下去,必定人仰車翻。另外,這路已經投入使用了,幾棵樹卻還在路中間,難道這樹要永久成為攔路虎嗎?
A
我在現場
14棵大樹“長”在路中央
昨日,鄭州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從京廣路中原路口向西至大學路口,道路南北兩側新修的兩條非機動車道上,不僅有14棵大樹擋道影響通行,還存在彎陡、路高,沒有防護欄等多種安全隱患。
14棵大樹咋會“長”在路中間?
由于中原路京廣路口、中原路大學路口4處公交站臺改成公交港灣形式,原來的非機動車道變成站臺的一部分,新非機動車道向南北后移后,修在了原來的人行道上。
大樹就是原來人行道的行道樹,沒有移走。
而在4處公交站臺東西兩側,新修的非機動車道正中間,14棵桐樹依然佇立,大量通行此處的電動車、自行車都要減速后走“S”形穿過。
“昨晚7點多下大雨,撞到樹上的人可多,路不熟的人誰能想到路中間會長樹?!惫桓蹫撑赃呏性瓥|路72號院居民許女士說。
鄭州四中一名老師現場投訴大樹“坑人”:“從5月通車到現在,已經發生幾十起撞樹、翻車的事故了,馬上9月開學,這是附近四中、鐵六中七八千學生上下學的必經之路,樹不挪走,學生八九點下晚自習容易撞樹翻車,出了事誰能負責?”
附近居民撿來磚頭當護欄
“京廣路電動車特別多,高峰期一分鐘有上百輛車開過,速度快和不熟悉路況的到這兒剎不住車,直接就從非機動車道栽下去了。”中原路上的商戶何先生說。
鄭州晚報記者看到,由于公交港灣占用路面多,人行道被占用一部分,非機動車道被設計成彎道的形式,不但拐了個接近45度的陡彎,路面還高出機動車道近30厘米,懸空的路側石邊上也沒有任何提示和防護裝置。
記者騎電動車體驗發現,正常行駛的電動車主只能看到平坦的路面,很難意識到左側懸空30厘米的行車安全隱患。
由于近期這一路段不斷發生電動車沖下非機動車道摔傷人的事故,附近的熱心居民搬來磚頭、石塊、三角錐等物,擺放在非機動車道的外側充當防護欄,提示電動車減速慢行。
網友回帖
對于網友的留言,城管局工作人員對此回復:“現在天氣炎熱,有樹蔭乘涼不更好嗎?”
而市民對此回復并不滿意,紛紛留言發表意見。
順其自然3030說:安全和乘涼哪個重要?!
隨緣人生:路南也是如此,特別是晚上路燈如果不亮的話很危險。
B
追問
市綠化工程處:暫無移樹計劃
對于新修的非機動車道內大樹能否盡快移走,記者昨日前往市園林局綠化工程處進行咨詢。
綠化處工程師張永青說,中原路是我市主要的景觀大道,移除每一棵樹木都非常謹慎,“這幾棵桐樹樹齡都有幾十年了,直徑均在20厘米以上,目前正值暑熱天氣,移栽大型樹木成活率會受影響,這些因素我們都要考慮?!?/p>
綠化部門表示,為了給市民保留一片綠蔭,暫時不會對大樹進行移栽。
市政管理局:工程尚未移交
對于園林局作出的因“天氣熱”無法遷移大樹的回復,施工單位并不認同。
市城管局公交港灣改造項目部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說:早在一年之前,公交港灣設計規劃之初,他們就和園林局就樹木遷移事項進行過溝通。然而一直無果。
“因為這14棵樹的存在,施工期間我們的大型機械無法使用,耽誤不少工期,后期鋪澆瀝青時樹木周邊難以鋪平,將來樹木遷移后,還要對這些路面進行二次修整?!?/p>
該負責人介紹,這4處公交港灣工程早在5月初就已全部完工。
通行3個多月的市政道路上存在諸多安全隱患,市政部門何時能為這段危險路段加裝護欄,以保證電動車、自行車行駛安全。
市政管理局工程處回復:由于該段路目前尚未移交給市政部門養護,所以何時加裝安全護欄還不能確定。(記者 吳淑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