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街頭有不少等著運走的垃圾 首席記者 杜小偉 攝影
衛生路和崗杜街交叉口垃圾堵路 記者 李一川 攝影
滎錦電廠垃圾車排長隊
近一周,鄭州再遭垃圾“堵”城。
先是鄭州市唯一的垃圾綜合填埋場被堵,市區所有垃圾全擁向滎錦電廠(即滎陽垃圾電廠)。因滎錦電廠每日“消化”能力有限,致使清運車無法正常運轉。繼而,終端向上游傳導,市區垃圾無出路,堵在了中轉站門口或小區里。
3個月來,鄭州垃圾綜合填埋場已第三次被堵了,而填埋場自2005年建成后幾乎每年都要被堵。
鄭州城區爆發的“垃圾危機”讓市民深受其擾,“垃圾危機”更像是公共衛生利益被“挾持”的一個樣本。有關部門雖每年都協調,但協調總不徹底,陷入了堵路——協調——再堵——再協調的怪圈。如何徹底解決問題,考驗著政府的智慧和對公共事件的處理能力。
垃圾滿街惡臭撲鼻
市民抱怨
“難道是環衛工罷工了,都把垃圾傾倒在了路上。”8月10日早上,大河報熱線不斷接到市民反映。記者根據居民的指點先來到衛生路和崗杜街交叉口附近。現場,不太寬的馬路上,倒滿了生活垃圾。“瓜皮、爛菜葉、破拖鞋、衛生紙……散發出刺鼻的惡臭味,老遠就可以聞到。”
“垃圾堆滿路,臭死人了,大家都是捂著鼻子從這里過。早上路過時,還聽到環衛工人在抱怨。”附近商戶朱師傅指著北邊說,“這條街有十來個家屬院,都是這些家屬院清掃垃圾的人倒的。聽說是垃圾中轉站運轉不過來,才倒在這里的。”
很多小區也在上演著“垃圾危機”。“我們小區的垃圾已經三四天無人清理了。現在,樓門口的垃圾桶堆得像小山似的,惡臭難聞。”西三環湖光苑小區業主吳女士說。
布廠街錦藝新時代小區堆放許多生活垃圾,幾天時間無人管;華山路與中原路交叉口附近垃圾遍地,整條街都很臭。
煙廠西街中段堆放許多生活垃圾,幾天時間無人管;弓莊的生活垃圾都堆放在小區北墻,氣味難聞……
關于垃圾堵路的信息不斷刷新著報社的熱線信息平臺,背后凸顯的是市民遭遇垃圾圍堵的煎熬和無奈。
記者走訪
中轉站前排長隊,倒垃圾需等一天
作為壓縮、運輸生產生活垃圾的中轉站為什么沒有發揮正常的功能?帶著疑問,記者近幾天每日到渠西路垃圾中轉站探訪。連續幾天,該中轉站門口都排有三四十輛裝滿垃圾的三輪車,綿延二三百米長。
“從8月5日鄭州綜合垃圾填埋場被堵后,每天往中轉站送一趟垃圾,簡直比登天還難。有時候需等一天!”垃圾清運人員李某說。
而在經一路環衛中轉站門口,環衛工劉女士邊擦汗邊說:“我們得排一夜隊才能輪到。一天一夜不睡覺,然后又接著上班,你想想我們啥滋味吧!”記者了解到,近一周來,不少環衛工凌晨兩三點就拉載垃圾向中轉站跑。而由于清運車不來,他們只好干耗等待,在酷暑中堅守。
據了解,鄭州市區日產生生活垃圾約4000噸,主要由位于侯寨鄉的第一垃圾處理場填埋處理和滎錦電廠焚燒處理,電廠處理約占總量的2/3,這樣每天就有約1/3的垃圾不能及時送出城。
昨天,記者在滎錦電廠看到,這里排隊的各式垃圾清運車已超過130輛,但仍有源源不斷的垃圾車向此聚集。說到排隊,等候司機是苦不堪言。“以前,每天9點就能跑三趟。現在忙到下午五六點,也才能跑兩趟。光在這兒等,就需五六個小時。”
原因探究
鄭州唯一的綜合垃圾填埋場被堵了
“市區垃圾清運困難,是因為上周侯寨垃圾綜合填埋場被村民堵住,垃圾轉運車都到了滎錦電廠,而滎錦電廠又一時無法將這么多垃圾消化。”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衛管理處于朝臣處長解釋說。記者看到,在通往侯寨垃圾綜合填埋場的路上掛著條幅,約40名村民聚集在填埋場門口對面的樹蔭下。
說起堵門原因,附近張李垌村不少村民很是氣憤。“我們這次來堵門,是前幾天抓到填埋場的人將垃圾中的滲濾液(生活垃圾在掩埋后,化學反應產生的液體)向下水道隨意排放。”一村民說,同時向記者展示了他當時所拍的照片。
村民們稱,垃圾場自2005年運營以來,村民對垃圾場散發的臭味無法忍受,村里不少孩子出現皮膚病,村民們認為生活在垃圾場附近,健康受到嚴重威脅。
談到村民所說的滲濾液隨意排放的問題,垃圾填埋場科研所一工作人員說,垃圾填埋過后上面會覆蓋一層黑色的塑料膜,雨后塑料膜上有雨水。一名工人在抽排雨水時,塑料膜破了,抽出的水就變成了雨、污水的混合水,不是偷偷抽排滲濾液。
垃圾填埋場恢復正常
問題暫時解決
最新進展
記者了解到,為盡早解決此次“垃圾危機”,鄭州市城管局、二七區政府以及相關部門一直在積極協調。截至昨晚7時許傳來消息,經過談判,填埋場遭堵的問題暫時得到解決。
“我們答應了村民部分合理的訴求。晚7點后,清運車已可進場傾倒垃圾,垃圾清運秩序恢復正常。”鄭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他看來,填埋場遭圍堵的事情可能暫告一段落,可這種“和諧”景象到底能維持多久,他心里還是沒底兒。
“對于村民提出的搬遷要求,建設用地已批準,新建小區有可能在今年10月份破土動工。相信隨著整體搬遷,填埋場的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鄭州市城管局副局長宋長德表示。
同時,記者還了解到,按照鄭州市十二五規劃,鄭州還將在鄭東新區新建垃圾發電廠。通過這些新的舉措,鄭州市區的垃圾問題將得到較好的解決。
鄭州垃圾危機
何時休?
記者手記
3個月來,鄭州垃圾綜合填埋場已第三次被堵了,而記者了解到,填埋場自2005年建成后,幾乎每年都要被堵(本報曾多次報道)。
由于市區的垃圾無出路,填埋場被堵后,鄭州市有關部門的領導都是憂心如焚,緊急與村民協商。村民和政府之間的“拉鋸戰”就一直在持續,鄭州城區幾乎每年都要爆發“垃圾危機”。“垃圾危機”更像是公共衛生利益被“挾持”的一個樣本。
“每年,附近村民都要堵垃圾場,以此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有些要求是合理的,我們都盡量滿足。可有些要求,則不盡合理。”采訪時,鄭州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而由于城市的垃圾必須有出口,為息事寧人,他們都不得不妥協。
而填埋場附近的村民則表示,填埋場給村民健康造成了極大危害,理應給予相應補償。另外,他們不少人一直希望能整體搬遷,可政府遲遲未付諸行動。
“為什么垃圾場會屢屢引發圍堵事件,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村民無理取鬧,還是環衛部門確實失職?是偶然還是必然?是個性還是共性?這些都應引起我們的思考和重視。”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一位教授表示,鄭州垃圾場被堵事件直接影響到城區數百萬百姓的生活環境,這一重大民生問題,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杜絕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如何徹底解決問題,考驗著政府的智慧和對公共事件的處理能力。
(記者 李一川 實習生 李帥 路昊鑫)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