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雙雙殞命 據中原網圖
前天下午5點半左右,經三路廣電南路交叉口向南約100米處一小區內發生墜樓事故。一名30多歲的男子先將一名半歲大的嬰兒扔下,隨后自己也跳了下去,兩人均身亡。
4月8日早晨,博頌路附近一個小區,一女子帶著10個月大的女兒從小區樓頂跳下,母女兩人身亡。女子患產后抑郁癥,嬰兒有先心病。
事情發生時
輕生者的妻子剛走出樓道
這件事發生在小區北出入通道處。事發后,豐產路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拉起了警戒線,物業人員把守大門,禁止陌生人進入。
一名穿黃短袖、牛仔褲的男子,仰面躺在玻璃車棚入口的排水溝上,旁邊扔了一只拖鞋。離他一米遠的地方,一個嬰兒趴在地上,也穿著黃色短袖,旁邊有血跡斑斑,地上散落一地碎玻璃。幾名戴白色手套男子站在一旁,旁邊停了一輛面包車,還有人在現場拍照。
住戶李女士說,他們從樓上先掉在車棚頂部玻璃上,外側兩扇玻璃都碎了,小孩掉在里面,大人掉在排水溝處,現場慘不忍睹。
李女士說,前天太熱,當時他們關窗在家吹空調,之后聽到120警報聲,一看才發現有人墜樓,為何墜樓她并不了解。
住戶張先生說,120趕到現場時,兩人已經身亡。
“小孩當時摔得很慘。”在現場的豐產路派出所民警介紹,兩人是從14樓北側窗戶墜落的,墜樓兩人是父子關系。父親先把半歲大的兒子扔下,自己隨后跳下。
據家人介紹,跳樓的父親患有抑郁精神疾病,事發前還在鄭州一家大醫院治療。
事情發生時,輕生者的妻子在樓道內,當時應該在跟人談生意。他們從樓道走出來,聽別人說有人墜樓,當發現是自己家人時,她號啕大哭。
4個月前
她抱著女兒跳樓
4月8日早晨,博頌路與索凌路口一個小區,一女子帶著10個月大的女兒跳樓,母女身亡。
家人說,女子患產后抑郁癥,嬰兒有先心病。
當天早上,她吃過藥,說抱著孩子下去轉轉,一會兒就上來。8點50分,她抱著小孩走進對面的小區,在11-2號樓1單元樓頂跳下。
■分析
抑郁癥患者輕生前有什么苗頭?
4月9日,本報報道那起新聞時,曾邀請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副院長、鄭州市心理衛生協會秘書長胡雄教授詳細解答抑郁癥。
胡雄教授說,產后抑郁癥與抑郁癥有相同的表現,同時又有特殊的癥狀。在生產急劇的變動期,病人的激素、生產狀況、生產以后孩子會怎樣等方面的變化導致產婦出現情緒上的改變。
如果情緒上的改變沒有經過適當的調理,會產生3種癥狀:
思維活動能力下降。就是注意力、理解力下降。
感覺情緒悲傷不愉快。比如整天哭喪著臉,高興不起來,包括對孩子的照顧及喂養都提不起興趣,對任何事都不感興趣,整天想哭,抑制不住自己的悲傷,沒有喜悅感。
抑制行為的減退。比如感覺自己沒有能力,包括起床洗漱、化妝料理自己,照顧孩子;處理不好自己及孩子的事情,不能面對親友,閉門不出,無應對感,病人會感覺自己沒有能力處理好日常的生活事務。
這3種過程會導致病人的生命活動全面降低,對任何事情不感興趣,逐漸就會出現自責、自罪、自殺。
擔心孩子受苦,于是自殺時帶上孩子
當病人的心態出現生的痛苦大于死亡的痛苦就會選擇自殺,自殺前病人會有計劃、有安排地進行。
自殺又有微笑型自殺、擴大性自殺。
微笑型自殺:病人認為抑郁癥是一件丟人的事情,所以即使發現有早期癥狀,也只是認為自己情緒不好,根本不是病,面對別人時他們會很開心,一個人的時候卻沉默發呆;聚會時,大家玩得很高興,她一個人時若有所思,這些現象都是在緩解內心的焦慮和恐懼。
抑郁癥發展到頂峰時期,就是擴大性自殺。病人會想自己走了,與其孩子留在世上受苦,還不如自殺時把孩子一起帶走。還有更大化的是把愛人帶走。
有的在4~6周發展急劇,家屬會積極應對。病情時間越長,病人家屬就越忽略,導致病人自殺成功。(記者 冉小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