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和企業信用不僅是“經濟身份證”,還可能會直接影響個人前途和企業運營。
“信用”有什么用?信用是實實在在的寶貴財富!
目前,查詢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已經成為商業銀行貸前審查和貸后管理的必經環節。由于個人征信出現不良記錄而無法取得房貸,進而影響購買婚房甚至推遲結婚的事情已經屢見不鮮;部分地區在進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選舉時,也會了解候選人的個人信用狀況;對于企業而言,若想獲得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沒有信用記錄可以說是難以實行。
對于備受關注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方面的問題,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征信管理處負責人昨日給出了權威解答:個人可持本人身份證到人行查詢自己的信用記錄;不良信用記錄5年后自動消除;花錢給不良信用記錄“鏟單”不靠譜!
信用報告“經濟身份證”作用明顯
個人征信系統收錄我省4400多萬人,1400多萬人有信貸記錄。
在美國,每人都有一個“社會保險號”(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 ),這個號碼把一個美國人一生中所有的信用記錄都連接了起來。別說銀行貸款逾期,就連拖欠水電費都會被記錄到信用檔案內。
我國的“社會信用體系”也在加速建設,其基礎就是征信系統。
2006年,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務院部署,在金融機構的支持、配合下,成功建成全國統一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以下簡稱個人征信系統)和企業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以下簡稱企業征信系統),目前該系統平穩有效運行。
目前,查詢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已經成為商業銀行貸前審查和貸后管理的必經環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