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焦裕祿紀念館
向焦裕祿敬獻花籃
映象網訊(記者 駱瓊 文/圖)參觀焦裕祿紀念館、觀看焦裕祿紀錄片……8月7日,由省委宣傳部、省直工委、省文聯、省廣電局、省新聞出版局和河南日報聯合主辦,由省電視臺文藝部承辦的“弘揚焦裕祿精神·六問”大型詩歌朗誦會活動組來到蘭考,同省詩歌協會十多位詩人一起對焦裕祿曾經奮戰過的地方進行了實地創作采風。
焦裕祿,被譽為毛澤東同志的好學生,縣委書記的榜樣,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崮山鄉北崮山村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1964年5月14日,焦裕祿被肝癌奪去了生命,年僅42歲。他臨終前對組織上唯一的要求,就是“把我運回蘭考,埋在沙堆上,活著我沒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著你們把沙丘治好”。
在當前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省委書記郭庚茂明確指出,要把焦裕祿精神作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為照鏡子、正衣冠的生動教材。
河南電視臺副總編輯李學洲說:“我們整個廣播電視系統既是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的學習者,也是實踐者和宣傳者,因此除了廣播、電視、報紙宣傳外,要用藝術的形式來把省委書記郭庚茂‘學習焦裕祿精神·六問’落到實處,通過詩歌朗誦這種形式,使這次教育實踐活動更具說服力和感染力影響力,讓它深入人心。讓人們得到精神力量用在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實際行動中來。”
為了此次采風活動,河南省詩歌協會抽調了十幾位重量級詩人,詩歌協會會長馬新朝表示,我們將結合焦裕祿精神和群眾路線,寫出最好的詩歌,要將對國家、對民族的情感抒發出來。
而作為采風隊伍里唯一一個80后詩人,衣水對于焦裕祿精神有著特殊的理解,“焦裕祿精神一直是我創作的一個指導精神。在參觀完焦裕祿紀念館后,我感覺作為一個80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有擔當,而焦裕祿的精神正好給我一個由內而外轉換的契機。”
據悉,本次詩歌朗誦會緊扣焦裕祿同志的公仆精神、奮斗精神、求實精神、大無畏精神、奉獻精神,聯系“六問”的具體內容,將主體部分分為六個核心篇章,加上開場和尾聲,共八個章節。
“以朗誦穆青的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片段為引子,引出與每一問主題相吻合的焦裕祿故事的舞臺重現,而后推出詩歌朗誦。詩歌內容為對照焦裕祿精神,問自己是否如此?問大家是否做到?問今后我們該怎么辦?”詩歌朗誦會總導演焦曉軍說。
“弘揚焦裕祿精神·六問”大型詩歌朗誦會將于今年9月底開始錄制,國慶節期間,將在河南衛視播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