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漏洞,今后要通過“公示制度”給堵上。據新華社
你聽說過開著小車、住著小樓騙取低保的事嗎?今后,再想騙低保,就沒那么容易了!昨日,記者從省民政廳獲悉,省政府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簡稱《意見》),從2014年起,我省低保申請程序從“三級審批”簡化為“兩級審批”,但是,審批卻更嚴格了——不但將建立嚴格的公示制度,還將建立經辦人員和干部近親屬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備案制度,就看你經不經得起群眾的“目測”。
[更方便]
少一層審批,
村(居)民委員會退出
目前,我省城鄉居民申請低保要經過村(居)民委員會、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縣級民政部門三級審批。明年起,申請審核將由“三級”流程改為“兩級”,居民可直接向其戶籍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村(居)民委員會不再受理個人申請。
送交申請后,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作為低保審核的責任主體,要在10個工作日內組織人員調查核實。
[更規范]
房、車等都將成認定門檻兒
低保的認定條件有哪些?《意見》指出,家庭成員擁有的動產和不動產,都將成為認定標準。
申請人除個人資格認定外,還要進行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認定。家庭收入,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在規定期限內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家庭財產,指家庭成員擁有的全部動產和不動產,主要包括現金、存款、有價證券、機動船舶、車輛(殘疾人功能性補償代步機動車輛除外)、房屋、債權、其他財產等。擁有兩處及兩處以上房產的城鎮居民原則上不得申請最低生活保障。
此外,低保標準也不再“固定”,而將建立與物價上漲的聯動機制,綜合運用基本生活費用支出法、恩格爾系數法、消費支出比例法等測算方法,適時調整保障標準。省轄市政府可研究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相對統一的區域標準,逐步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
[更高效] 建立跨部門、多層次核對機制
目前,低保的審核主要采取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等手段。今后,將加快建立跨部門、多層次、信息共享的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
經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授權,公安、住建、金融、保險、工商、稅務、住房公積金等部門要根據有關規定,及時提供戶籍、機動車、就業、保險、住房、存款、證券、個體工商戶、納稅、公積金等方面的信息,確保準確、高效、公正認定低保的社會救助對象。
低保金的發放,城市要按月發放,農村至少要保證每季度第一個月10日前發放到戶。
同時,定期開展核查,形成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
[更嚴格] 經辦人近親屬享受低保要備案
如何防止低保經辦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辦理“人情保”、“關系保”?《意見》中提出不少新舉措。比如,我省將建立低保經辦人員和村(居)民委員會干部近親屬享受低保的備案制度,采取“申請—審核—公示”的辦法認定,提高核查的透明度、有效性,杜絕虛報冒領。
入戶調查結束后,應組織民主評議小組進行評議。評議后,要及時公示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和審核結果,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期滿,報縣級民政部門審批。縣級民政部門在審批決定前,要全面審核,并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入戶抽查。隨后,再將擬批準人員在其居住地公示不少于7天,接受群眾監督。公示期滿無異議的,方可辦理相關手續。
同時,要加大對騙取低保待遇人員的查處力度,除追回騙取的低保金外,還要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記者 蔡君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