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信陽董家河鎮一家農技服務站,打出茶葉安全施藥的提醒。
從7月29日起,央視接連兩天報道《信陽茶葉農藥殘留調查》、《信陽毛尖三成是冒牌貨》,颶風迅速向中國八大名茶之一、具有2300年歷史的信陽毛尖襲來。當然,你也可以說,算上之前媒體對普洱茶、鐵觀音的質疑,這場颶風,實際上已經席卷了中國的整個茶葉種植行業。
信陽毛尖,不過是正在風口。
颶風當中,民間的質疑依然在積聚,本來就脆弱的公眾信任在飄搖,茶農和信陽官方的聲音卻顯得有些微弱。農殘茶、李鬼茶到底是怎么回事?中國茶產業的現狀到底如何?帶著重重疑問,8月1日,記者前往颶風中心的信陽市浉河區。
信陽毛尖“被打藥”,茶農“很委屈”——
三四月份山區偏寒,春茶沒有打農藥的必要
8月1日上午11時許,在董家河鎮和浉河港鎮茶葉交易市場,開門營業的商鋪約有一半。一個悠閑的店主告訴記者,央視報道對他們的生意影響并不大,因為現在本來就是茶葉銷售最清淡的季節。但他擔心,這次的報道會導致信陽毛尖形象受損,明年春茶上市時銷量會受到影響。
在董家河鎮的一個農技服務站門口,小黑板上寫道,“政府緊急通知,為了他人安全和自己茶葉品牌,必須聽從技術員的指導,茶葉必須施藥時,請在施藥后安全期采茶?!钡曛髡f,這是7月29日央視報道后,他才掛出來的。該鎮約有5家農資商店出售農藥;與其相鄰的浉河港鎮,則有11家農資商店,其中鎮區有9家。
事實上,大部分茶農對信陽茶出現“農殘超標”,并不認同。
“大山茶根本不需要打藥,小山茶需要的也很少。你見過誰背著10多公斤的農藥爬山?”信陽浉河區黑龍潭茶農胡黎黎介紹說,只有部分“田改茶”種植田,采摘夏茶周期才需要除蟲。
多位茶農介紹說,信陽毛尖以春茶為主,采摘時間為每年清明節前一周到谷雨后一周,采摘時間二十多天,春茶結束后會停采一個星期左右,然后進行二采,二采茶葉因為季節原因口感會比春茶差,價格也比較便宜,采摘期也在20天左右。三四月份,山區氣候偏寒,蟲子無法生存,也就是說,春茶沒有打農藥的必要。
由于人工成本過高,大山茶一般只采一季春茶后即會修剪、封林;只有小山茶和田改茶才有可能采摘夏茶。這部分茶農會在春茶采摘后,修剪茶樹、噴灑農藥除草、除蟲,一個月后才會長出新的枝芽適合采摘,這就是夏茶。
茶農們說,一般“田改茶”中的夏秋茶,才存在施用農藥的可能。但夏秋茶因二采結束后修剪過,到重新發芽能采摘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停藥期還是挺長的,殘留并不多。
“有一種個例是,發生蟲害后,茶農會緊急打藥,通常會在10天之后采摘,這部分茶葉即存在農藥超標的可能。但信陽毛尖屬于炒青綠茶,其中炒制分‘生鍋’、‘熟鍋’、‘烘焙’三道高溫程序,很多殘留物質都會蒸發消失掉?!毙抨枦负訁^茶農何景明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