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樓豪華氣派,公務車超標配置,開起會來講排場,出國考察為旅游……時下,一些黨員領導干部思想上不思進取,生活上貪圖享樂,不比貢獻比待遇,鋪張浪費成習慣,群眾對此意見很大。
“奢靡之始,危亡之漸”,人的欲望是“無底洞”,過于追求物質享受,就會意志消沉、精神萎靡,喪失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領導干部一旦沉迷于奢靡的生活,必然會逐步走向腐敗。更值得警惕的是,干部作風是社會風向標,領導干部追求享樂,勢必對社會風氣產生惡劣影響,造成全社會的奢靡之風;領導干部貪圖享受,勢必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削弱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中華民族歷來以勤勞勇敢、不畏艱難著稱,講求勤儉持家,勤儉辦一切事情。我們黨由艱苦奮斗起家,靠艱苦奮斗發展壯大、成就偉業。毛澤東同志講過一個“酸菜里面出政治”的故事:資本家吃飯五個碗,解放軍吃飯是鹽水加一點酸菜,結果,吃酸菜的最終贏得了天下。酸菜里面出政治、出模范、出人心,體現的正是艱苦奮斗精神。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貧窮是一種挑戰,它拷問我們困難當頭能否砥礪前行;財富也是一種挑戰,它拷問我們誘惑面前能否保持本色。從經濟學角度看,享樂主義是對生產資料的侵蝕,對市場經濟的擾亂;從文化角度看,是一種畸形的文化現象,會使人們喪失更高的精神追求,走向頹廢。我們提倡艱苦奮斗,不是讓大家像過去焦裕祿同志那樣“一床被子用幾十年”,而是要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我省經濟總量雖居全國第五位,但人均財力全國倒數第一,按照新的國家扶貧標準,全省還有近一千萬貧困人口。想想那些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我們有什么理由大手大腳?有什么權力鋪張浪費?各級黨員領導干部必須牢記“兩個務必”,永葆艱苦奮斗的政治本色,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把有限的資金和資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把精力集中在帶領群眾艱苦創業、推動發展上。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苦奮斗是黨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重要法寶,也是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我們就能夠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本報評論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