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院數據顯示,今年我省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比去年降低近10%。昨日,我省再出新規:從今年起,外省來豫求職大學生可在我省申領“就業失業登記證”,同時加大就業服務和扶持,低保家庭高校畢業生,給予1000元一次性求職補貼等。尤其對于“就業歧視”,省政府規定:嚴禁用人單位發布含有限定院校(或第一學歷、全日制)、性別、戶籍、民族等含有歧視性條款的招聘信息。
外省來我省求職,可申請失業幫扶
“第一學歷為全日制本科”、“畢業院校限‘211’高校”、“本職位只限男生”……面對諸如此類的招聘歧視,作為二本院校應屆畢業生的王蕓,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為保護就業公平,省政府辦公廳昨日發布《關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禁止用人單位發布含有歧視性條款的需求信息,保護包括殘疾人在內的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權益。
以往,外省考入我省院校的應屆畢業生,或是外省來我省求職的畢業生,如果找不到工作,無法在河南進行失業登記,不能領取政府的扶助金。從今年起,其他省份的高校畢業生不僅可以在我省進行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而且被納入當地免費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和就業扶持政策實施范圍,享受與河南本籍畢業生相同的待遇。
還沒找到工作?
別慌,見習也會有補貼
畢業卻仍在見習的大學生不要心慌,省政府要求,見習期間,由當地政府和見習單位給予生活補貼,政府提供的生活補貼每人每月700元,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見習單位的生活補貼不低于當地失業保險金標準,見習單位要為見習學員統一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另外,自今年起,低保家庭的高校應屆畢業生,給予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補貼。
9月30日前,各高校和各級教育部門要將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信息移交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隨后將按戶籍地層層分解,開展針對性的就業幫扶活動。
到中小企業就業
不影響參保、考公務員
中小企業和應屆畢業生之間的供需矛盾,似乎一直在我省上演。省社科院院長喻新安說,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承擔了我省絕大部分應屆生、年輕人的就業,可受經濟形勢影響,進人數量減少,而應屆畢業生也對中小微企業不感興趣。
“到中小企業中就業,學生整體積極性不高。”周口一高校就業中心負責人坦言,學生不愿意到中小企業去,與待遇、發展、保障都相關。
“其實,很多畢業生不了解,只要及時辦理人事代理手續和報到證,就算在中小微企業任職,照樣也可以保存組織關系、計算工齡、進行職稱評定。”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一畢業班輔導員說。
對此,省政府明確規定,就算求職者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小企業,之后考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齡仍與原來參加社保繳費年限合并計算。
同時,省政府還出臺政策,鼓勵中小企業招聘高校畢業生。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可按規定給予小額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對招收高校畢業生達到一定數量的,各級財政部門可優先安排扶持資金,優先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在稅收上給予優惠。
延長創業培訓補貼時間
在省政府的一系列鼓勵大學生創業的補貼政策中,首先延長了時間,從今年起,將創業培訓補貼政策期限從目前的畢業年度調整為畢業學年,即從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
稅收方面,對持“就業失業登記證”(注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除建筑業、娛樂業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廣告業、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外)的,按規定給予稅收優惠。
社保上,對已進行就業失業登記并參加社會保險的自主創業高校畢業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可按照靈活就業人員的待遇給予社會保險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3年。
另外,開發征集發布創業項目,也可獲得2000元補貼;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企業在創業孵化基地內發生的物管費、衛生費、房租費、水電費,3年內按季以每月不超過實際費用的50%給予補貼,年補貼最高限額10000元。
啥行業前景好,這里有建議
省社科院課題組分析我省上半年經濟形勢時指出,電子信息、航空航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金融保險、特色物流、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都是具有就業潛力的新型行業,建議更多的畢業生去試一試。
(記者 張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