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夏友勝 實習生 楊文麗)昨日,由人大代表和媒體記者參與的鄭州環保世紀行活動再次行動,采取明察與暗訪相結合方式,細訪鄭州市水污染防治情況。東方今報記者了解到,由于污水處理能力跟不上,鄭州每天有20萬噸污水直排,而無法得到處理。
●污水處理廠上建“公園”
地面遍布綠樹青草,像個公園;而隨著草坪緩緩升起,下面隱藏的卻是污水處理的“機關”。這不是玩魔術,而是在建的鄭州市南三環污水處理廠的沙盤演示,建成后的污水處理廠既節約土地,還能綠化環境。這是鄭州首個半地下式的污水處理廠,本該露天的沉淀池等“機關”被半沉入地下,這種模式在全國并不多見。
南三環污水處理廠,位于南三環和紫辰路交會處,去年年底開始施工,設計規模為日處理污水10萬噸,將來可以覆蓋南三環以南、南水北調總干渠以北、京廣鐵路以西區域的污水處理,總服務面積16平方公里。預計明年下半年可投入使用。
●每天直排20萬噸污水
鄭州環保世紀行采訪團隨后來到金水河航海路橋,一出水口正嘩嘩地往外流水,這是五龍口污水處理廠處理的中水。
據介紹,五龍口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后的中水,每天有7萬至9萬噸被注入金水河。可別小看這些中水,前一陣因故停止中水注入,金水河的水質明顯下降。
鄭州市環保局副局長楊照建透露,截至目前,鄭州已經建成投運污水處理廠16個,設計處理能力152萬噸/日。不過,在市區的只有王新莊、馬頭崗、五龍口、陳三橋等4個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為100萬噸/日。
“污水處理廠基本是120%的負荷在運轉。”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總工程師張雷表示,市區內100萬噸/日的設計處理能力已經飆至120萬噸/日,但是鄭州市每天生活污水排放已經達到140萬噸。也就是說,鄭州每天要“喝”下20萬噸“臟水”。
●五座污水處理廠將建成
鄭州市環保局副局長楊照建介紹,“十二五”期間,鄭州市將啟動馬頭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30萬噸/日)、南三環污水處理廠(10萬噸/日)、馬寨污水處理廠(5萬噸/日)、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65萬噸/日)、雙橋污水處理廠(20萬噸/日)等5座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預計南三環污水處理廠和馬寨污水處理廠將于2014年下半年建成,馬頭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鄭州新區污水處理廠將于2014年底建成,雙橋污水處理廠將于2015年底建成。
這5座污水處理廠建成后,鄭州市污水處理能力將大大加強,服務范圍覆蓋11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