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縣庫區鄉政府強征橋北村七組、八組村民耕地21畝,用于建設縣政府重點工程。村民稱,鄉政府所謂的協議他們并不認可,也沒有簽字,對于補償辦法也無法接受,也沒有拿到任何賠償。鄉政府則聲稱,已和村民簽署過協議,村民已領到相應賠償款。
近日,嵩縣庫區鄉橋北村村民向本報舉報,稱該村七組和八組村民的老場21畝可耕地被鄉政府強征,用來進行商業開發,村民們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
7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村民舉報的耕地處了解情況。在現場,記者看到可耕地已經被圍了起來,并已有施工隊進行施工。據了解,該地原是可耕地,村民們種植有桃樹、小麥、玉米等。
周圍的村民告訴記者,6月29日,該地開始動工。動工前,鄉政府召集村民開過幾次會,第一次開會稱是用于建設廣場,供村民休閑娛樂。可后來,村民卻得知該地是用于商業開發,并非建設廣場。
一位村民告訴記者,鄉政府簽有協議,但是協議是由橋北村七組組長黨志鵬和八組組長張志剛簽字,村民們對此協議并不認可。
對于賠償,村民們稱,庫區鄉政府施行的是從今年起,每畝地每年補償1000元的辦法,但對方無法接受。
隨即,記者電話采訪了橋北村村主任李六奇,李六奇稱該地用于建設旅游服務中心,審批手續他并不清楚,橋北村只負責落實鄉政府下達的指令,“鄉政府怎么要求,村里就怎么做”。李六奇還稱,政府與村民簽有協議,賠償也已經發到村民手中。
當記者提出能不能看一下協議時,李六奇以不在家為由拒絕了記者的要求。
掛了電話,橋北村村民朱雪紅告訴記者,動工當日,她家位于該地旁邊的房子被震出裂縫,“當時屋里的燈都掉下來了”。朱雪紅稱,除了她家之外,另外3名村民的房屋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朱雪紅告訴記者,7月15日上午他們到鄉政府將房屋情況進行了反映,鄉政府一名工作人員稱下午就到現場處理此事,但卻始終無人處理。
在庫區鄉土管所,該所所長李某告訴記者,這塊地已被縣政府征收,用于建設旅游服務中心,是縣政府的重點工程,是邊辦手續邊建。關于賠償問題,李所長并沒有給出正面答復。李所長稱,因為他只在剛開始參與了這項工作,后來沒有再進一步參加,所以不太清楚。
離開鄉政府后,記者接到了一名叫席軍標的村民打來的電話。席軍標告訴記者,7月4日7時許,20多名村民到工地上,要求政府告知該地究竟是誰在開發。在雙方僵持時,一位縣人大代表的數名親戚對席軍標進行了毆打,導致席軍標住院一個星期。席軍標稱,當時鄉政府、村委均有多名干部在場,但卻只是旁觀,未上前制止。他還告訴記者,他報了兩次警,但直到第二次報警時,庫區派出所的民警才對席軍標被毆打一事進行了調查。
7月18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庫區鄉一位姓唐的副鄉長,該副鄉長稱,手續問題由縣直部門直接管理,村民賠償也已經發到了村民手里。“村民們領賠償時,有簽字,按有手印,手續在鄉財政所放著,開發事項定下之后,賠償款就已經發到了村民手里。”對于建設旅游服務中心的手續,他一會兒說應該批過了,一會兒說不太清楚。
庫區鄉橋北村被強征的地究竟有沒有手續?村民賠償到底有沒有到位?村民席軍標被人毆打一事究竟如何處理?河南法制報報將繼續關注。(記者陳軍)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