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趙媛)最難就業季,畢業生該如何“逆襲”?7月8日~14日,鄭州輕工業學院的大學生對省內高校的300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制作了一份萬余字的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48.54%的大學生想進國企和國家機關,只有12%想進民營企業。而理想就業地,男生選國外的最多,女生則傾向于選內地省會城市。
●就業形勢咋樣?43%的大學生表示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日前,鄭州輕工業學院的大學生對鄭州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等各高校大學生進行了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發放問卷300份,并對結果進行了分析。
在調查的近300名大學生當中,有43%的大學生表示就業形勢比較嚴峻,有39.88%的同學認為就業形勢嚴峻,還有17.2%的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一般,沒有一位接受調查的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較好或者就業形勢非常好。
●專業與職業如何選擇?三成受訪者完全不要求“對口”
大學生擇業往往會和自己的專業掛鉤,調查顯示,很多大學生并未要求專業和工作對口,擇業觀念比較理性。
調查結果顯示,38.48%認為與專業要有相關性,不一定對口;33.52%認為先找份工作,不管是否對口;19%選擇根據興趣來擇業;9%堅持一定要與專業對口。
調查小組成員、鄭州輕工業學院學生楊蕊說,選擇“先找工作”的大多數是大三大四學生,這可能與他們已經開始找工作有關系,“已經在實習或找工作的,更能體會到現實的冷酷。”
●“造飯碗”如何?應屆生只有2.6%選擇自主創業
面對“最難就業季”,不少畢業生沒有守著“找飯碗”的老路,而是另辟蹊徑自立門戶“造飯碗”。
面對創業,畢業生卻“熱情”不高。調查顯示,計劃自主創業的非應屆生比例達到13.3%,約是應屆生(2.6%)比例的5倍,差異巨大。
從2002年起,鼓勵和幫助大學生自主創業政策不斷出臺,也有不少大學生認為如果有條件,會“搏一搏”,但是從普遍意義上看,創業仍不是大學生主要選擇。
“這是因為大學生剛剛走出校園,創業資金缺乏,社會經驗不足。”一位招聘單位負責人分析說。
●最希望到哪兒上班?近半大學生想進國企和國家機關
大學生擇業最希望到哪種性質的單位上班?調查結果顯示: 48.54%的被調查者希望進入中外合資企業或外資企業工作;希望進入國有企業和國家機關的占比例36%;而希望進入民營企業的相對較少,占到12%;希望進入科研設計單位的就少之又少,只有3.46%。
你認為比較理想的就業地點是哪個地區?關于這個問題,有19.6%的受訪者認為比較理想的就業地點是在國外,38.3%選擇了沿海開放城市,30.7%選內地省會城市,11.4%選中小城市。
而調查結果顯示,男生更傾向于到國外就業,女生則偏重在內地省會城市就業。選擇“在沿海開放城市就業”的受訪者男女生數量平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