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輸入密碼、確認金額……7月16日,在泌陽縣泰山廟鄉陳力村委的一個便民小店里,50多歲的老人鄧春選順利地取到了今年的糧食補貼款860元。而之前,他需要步行到十多公里的鎮上才能辦:“家門口就能取到錢,再不用跑冤枉路了?!?/p>
“糧食直補、新農保、低保、五保等補貼,國家惠農政策補貼每一項到賬的時間都不同。以前,每次款項到賬之后,農民朋友都要走很遠的路趕到網點,排很長的隊領取,很不方便。”泌陽縣農信聯社理事長李宏偉說,為改善農村支付服務環境,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泌陽縣積極響應省聯社構建“支付綠色通道”的號召,目前全縣助農取款服務點覆蓋轄內90%的行政村,涉及22個鄉鎮,惠及全縣50余萬農民。
不只是在泌陽,省農信聯社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共新增助農取款服務點15179個,總數達17648個,已覆蓋全省1373個鄉鎮、17202個行政村,鄉鎮和行政村覆蓋率分別達70.81%和36.96%。
助農取款服務是農村信用社在農村鄉(鎮)、村的指定合作商戶服務點布放銀行卡受理終端,向借記卡持卡人提供小額取款和余額查詢的業務。持卡人在小額取款時,通過在終端上刷卡將其銀行卡賬戶內資金轉移至服務點賬戶,服務點向持卡人提供現金?!伴_展助農取款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更多農民在家門口就能取款,像城里人一樣享受到更便捷的金融服務?!笔∞r信聯社理事長、黨委書記魯軼說。
針對農民群眾消費水平較低、支取金額較小的現狀,省農信社專門將取款的最低限額由100元降低至10元,且省內免收跨區取款手續費。在助農取款點的布設上,省農信聯社要求縣級行社根據當地支付結算環境,結合“新農保”、“財政惠農一卡通”、“糧補”等惠農資金代理情況,合理確定服務點數量和區域。服務點重點選擇基本金融服務欠缺,小額取款需求較強的區域。設置的服務商戶,在當地要有一定的影響力,資金流量能夠滿足取款需求。
魯軼表示,今年是全省農信社深入開展“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工程的重要一年,全省農信社將全面加快服務渠道建設步伐,在金融服務空白的中心村和大中型社區積極增設營業機構,持續加大鄉村網點布設力度,加快自助服務終端推廣,力爭年底前實現助農取款服務點覆蓋全省金融服務空白鄉村和社區。
(記者 杜君 通訊員 薛文強 郭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