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調查隊最新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鄭州市農民工市民化意愿強烈,有75%的農民工盼望成為市民。
他們市民化的最主要動力,是為了子女能夠得以享受更好的教育。
在市民化道路上,他們面臨的主要障礙是收入低、買不起住房。
調查
75%的農民工愿意“市民化”
農民工,是指具有農村戶口卻在城鎮務工的勞動者。今年4月至5月,鄭州調查隊對鄭州120名農民工進行了隨機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盡管農民工在市民化道路上障礙重重,但他們的市民化意愿很強烈。
在這120名農民工中,有90人表示愿意成為城鎮市民,占全部被調查農民工的75%。
他們認為,成為城鎮市民的最大好處依次為:一是子女能夠享受更好的教育,選擇人數占比50.8%;二是能夠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選擇人數為26.7%;三是能夠獲得更好的社會保障,此項人數占22.5%。
另外,鄭州調查隊還了解到,農民工一方面希望變身市民,另一方面,仍希望保留宅基地和耕地。調查顯示,如果成為城鎮市民后,有77.5%的農民工還愿意保留農村住房和宅基地的所有權,有76.7%的農民工還愿意保留耕地承包經營權。
剖析
市民化最大困難:買不起住房
農民工成為市民,最直接的外在表現就是在城鎮買一套住房,擁有自己的家,從而告別“居無定所、四處流浪”的打工生涯。
然而,“買房難,難于上青天”,住房難不僅是城市居民要面對的首要問題,更是捉襟見肘的農民工想都不敢想的重大難題。
在被調查的120名農民工中,擁有經濟適用房和自購商品房的人數為8人,僅占農民工總數的6.7%,有49.2%的農民工租房,有42.5%的農民工是由企業提供宿舍,有1.6%的農民工寄宿在親朋家中。
調查結果顯示,有46人,也就是38.3%的被調查人員認為,“買不起房”是他們成為城鎮市民的主要障礙。此外,分別有30.8%、18.4%和12.5%的人分別選擇了“收入低”、“就業不穩定”、“感覺難以融入城市社會”。
聲音
超半數農民工稱社保平等才算真市民
鄭州調查隊調查結果顯示,當前農民工月收入水平略低于鄭州市職工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鄭州市城鎮職工2011年的月平均工資為2961.75元。而在被調查的120名農民工中,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有81人,占總人數的67.5%;2000元至3000元的有26人,占總人數的21.7%;3000元至5000元的有11人,占總人數的9.2%;5000元以上的有2人,占總人數的1.6%。
社會保障體系關系著百姓的切身利益,遠離家鄉在外打拼的農民工,更需要在“失業、患病、年老”等時刻和“工傷、孕育”等各種意外到來之時,得到社會、政府的援助和最低生活來源,滿足基本生存之需。
在調查“認為怎么樣才算成為真正的市民”問題時,有54.2%的農民工選擇“可以和城鎮居民一樣享受各類保險等社會保障”。
在被調查的120名農民工中,有9.4%的人未參加任何醫療保險,有39%的人未參加任何養老保險,而未參加失業保險的占86.7%。(記者 王俊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