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今年我省夏糧總產量再創新高,達647.04億斤,比上年的637.2億斤增加9.84億斤,增幅為1.54%;平均畝產799.8斤,比上年的791.6斤提高8.2斤,增幅為1.04%。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達到2638億斤,比2012年增加39億斤。河南夏糧產量占全國總產量近四分之一,增幅占全國的四分之一強,成為全國唯一超過600億斤的省份,繼續位居全國第一位。
從2003年起,我省夏糧總產量已經實現“十一連增”,是10年前夏糧產量467.2億斤的1.38倍。
“河南在面臨產量基數高、生產成本高、自然災害頻發等不利因素下,挖掘增產潛力,為今年全國糧食實現‘十連增’奠定了基礎。”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說。
“這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夏糧生產,切實加強領導、強化措施的結果。”省農業廳負責人解析我省夏糧持續增產的原因,2012年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高標準糧田戰略規劃,要求集中打造6000萬畝平均畝產超噸糧的高標準糧田。高標準糧田的建設,顯著改善了生產條件,為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我省下大力氣抓高產創建,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深耕深松、精量播種、測土配方施肥、病蟲草害綜合防治、保護性耕作等集成、高效、規范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挖掘了糧食生產潛力;持續開展的“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服務活動,讓科技人員直接到村、良種良法直接到田,使農業科技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產量提高。
國務院要求河南打造“全國糧食生產核心區”,夏糧總產量實現“十一連增”、繼續位居全國第一位,鞏固提升了我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這是我省持續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四化”同步科學發展之路、務實重干的結果。農業專家如是評述我省夏糧總產量“十一連增”的重大意義。(記者胡心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