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王老吉涼茶里也有這幾種配料,自己買來給孫子煮水喝,相當于自制涼茶,正好清熱解暑。”家住金水區的王大媽一大早就來到自家附近的大藥房里,買了幾味中草藥: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
7月盛夏,天氣越來越熱,各大超市的涼茶飲料銷售火爆,但有一些市民為了清熱解暑,自己熬制涼茶;因此鄭州市中醫院專家提醒大家:自制涼茶不同于涼茶飲料,最好在中醫師指導下配料。
在網上,記者輸入“自制涼茶配方”可以找到數萬條相關信息,不少網友通過網上論壇分享其所了解的涼茶配方。
記者隨機點開查閱了幾個涼茶配方,比如,銀花、菊花、山楂、蜂蜜熬煮的金銀花涼茶,據說能生津滋潤;用鮮薄荷、鮮佩蘭、鮮藿香煎煮的三鮮茶,據說能去暑熱之氣,有助于緩解熱感冒。
中醫教您配制夏日涼茶
那么,網上流傳的涼茶配方哪些是忽悠哪些是真有用,普通市民很難分辨。8日,記者請中醫師按照不同功效開出幾副不同的中草藥涼茶配方,以方便大家各取所需。
鄭州市某醫院中醫師李連洲介紹:“市民自己在煮涼茶時,可以先將方子里的中藥加適量冷水浸泡1小時,然后大火煎沸,再改小火煎煮15—20分鐘,過濾藥液;再加水,煮沸后再煎煮8—10分鐘,過濾藥液;合并兩次藥液,放涼后就可以喝了,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適當加點冰糖或蜂蜜等。”
李大夫還提醒說,當天做的涼茶最好當天喝完。陽虛體質的人不宜多喝,兒童和老年人慎喝,月經期和孕產期女性不建議喝。
“消費者如果買的是中藥免煎劑(被加工成顆粒狀的中藥),只需要按方子比例直接沖水喝就可以了。”李大夫介紹,如果市民已出現中暑、食欲不振等癥狀,可以每天喝一副;如果只是為了預防,兩三天煮一劑喝就行。
“不同中草藥有不同藥性,市民自烹涼茶時,不要輕易聽信各種網絡偏方秘方;最好到醫院征詢專業醫師意見,再選擇涼茶配方。”他還強調不同涼茶雖有不同保健作用,但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配方
預防暑熱茶:黨參10克、菊花15克、桑葉10克、蒲公英20克、荷葉30克、薄荷10克、紫蘇葉10克、甘草6克
清熱解暑茶:淡竹葉10克,菊花10克,金銀花10克,麥冬10克,甘草6克
清心開胃茶:藿香10克,神曲10克,菊花10克,焦山楂10克,甘草6克
清利咽喉茶:玄參10克,麥冬10克,桔梗10克,石斛10克,甘草6克
暑期防感茶:防風10克、黃芪20克、白術20克、板藍根15克、大青葉10克、藿香10克、荷葉20克
清熱化濕茶:銀花10克、菊花15克、茵陳15克、荷葉30克、雞骨草20克、甘草6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