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南陽淅川縣的土地石漠化,牽動著關心這條供水大動脈的人群的心。6月29日,河南商報重點報道淅川縣石漠化狀況后,眾多人表達關切。
“這是環保工作,更是民生工程,關系著淅川人和北京人的福祉。”一讀者說。6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全國組織會議上說,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淅川縣能否在石漠化治理上走一條新的“英雄路”,讓我們拭目以待。
聚光燈下的民生熱點
6月29日,河南商報以兩個版面篇幅,聚焦南陽淅川縣的土地石漠化。讀者范營說,石漠化不僅事關環保,更是關系民生。而南陽石漠化的土地面積,已經220萬畝,潛在面積約250萬畝,其中淅川縣是核心區域。
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淅川在沒有向北京供水的情況下,石漠化給民眾造成的困擾卻早已存在。
淅川縣老城鎮石家溝村村民石老漢說,由于條件惡劣,禿山貧地,沒有資源,越來越多的村民不愿在村里生活了,設法外出扎根。
石漠化給民生造成的破壞,最終促使河南商報以大篇幅去報道此事。而在4月14日,同屬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的河南日報,也曾報道淅川土地石漠化。
一位媒介觀察者說:“一個集團兩家報紙不約而同發力,彰顯了集團民生至上的新聞理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