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民收養一女孩6年無法上戶口 7歲仍在讀幼兒園
映象網訊(記者 付雨涵/文 袁曉強/圖)2007年10月份,鄭州的丁楊收留一個1歲大嘴部有殘疾的女嬰,如今6年過去了,今年7歲的心心(化名),面對東方今報記者,只說了一句話:“我想讀書。”而收養不合法,不能上戶口,讓心心上學的愿望一次次落空。
【回顧】
好心收留
6年內3次手術治殘疾
今年39歲的丁楊,家住鄭州市省建五公司家屬院,是一名生意人。2007年10月份,丁楊從鄭州一家媒體了解到身患嘴部殘疾的女嬰可憐遭遇后,有了收留女嬰幫其治療的想法。
“很可憐,初衷是幫她治療,給她提供上學的機會,撫養她長大成人。”丁楊說,雖然已經有了一兒一女,但他和妻子商量后,還是把心心領回了家,心心出生所在地沈丘縣付井鎮派出所和村委會給丁楊開具了領回家的證明。
6年時間里,丁楊和妻子四處打聽,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給心心做過三次整形手術。“效果還不錯,等到成年再把嘴里的一個洞填補上就可以了。”丁楊說,看到現在心心和正常孩子一樣上幼兒園,心里充滿欣慰,“我希望能把她撫養成人,她長大后可以不管我,但是一定要知道回報社會。”
【難處】沒戶口 7歲仍然在讀幼兒園
昨天中午,東方今報記者在省建五公司家屬院見到了放學歸來的心心。丁楊說,治療歸治療,不能耽誤心心的學習,“沒想到,現在快8歲了,還在上幼兒園”。丁楊介紹,2012年心心6歲時,他就尋找附近區域的小學,讓心心入學,但心心無法入戶口,上學成了大問題。無奈之下,丁楊只能一邊尋關系給心心上戶口,一邊讓心心繼續就讀幼兒園。
2013年6月份,眼看著幼兒園要放假,心心上小學的事兒再次困擾著丁楊夫妻倆,丁楊向省建五社區主任李紅夢求助。
昨天中午,李紅夢說,他們向轄區派出所和中原區民政局、鄭州市民政局多次反映和了解情況,但因為丁楊家中已經有兩個孩子,不符合收養條件,民政部門無法開具收養證明和辦理收養手續,自然也無法辦理入戶。
【打探】
可尋求兒童福利院幫忙
丁楊說,他想了很多辦法,甚至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因為在那里可以上戶口,孩子自然有學上,還可以繼續接受治療。
“心心是我們家的一分子,她對爸爸媽媽很依賴。”丁楊說,雖然不是親生,但6年來的朝夕相伴勝似親生,心心性格內向,對他們很信任和依賴。“我怕把孩子送到福利院,對孩子有影響。”丁楊擔憂道。
“我可以不收留她,給她個戶口,讓她能上學,我能繼續給她治療就行。”丁楊說出夫妻倆的想法。
昨天,東方今報記者也咨詢了鄭州市公安局宣傳處,工作人員說,丁楊的情況不符合國家收養政策,戶籍管理很嚴格,未成年人不能單立戶主。工作人員建議,可以交由兒童福利院出面,向民政部門遞交申請,把孩子戶口放在兒童福利院的集體戶口中,“這算是比較正規的一個方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