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防汛關鍵時期,河面上的浮橋問題就成為關注焦點。自1990年我省第一座浮橋在濮陽建成,23年來,河南沒有一部關于浮橋管理的專門性政府規章。6月20日,省政府第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河南省浮橋管理辦法》,規定我省現有的20座浮橋由企業對安全實行全天監管,對運營安全負責……
探訪
我省浮橋現狀怎樣?
提起浮橋,很多人的印象里可能還是鋪著木板的船或筏,隨著水流來回搖擺。其實,我省現有的20座浮橋,早就告別了木和竹,采用了鋼和鐵。
5月底,在鄭州花園口,大河報記者看到,這座“浮橋”上鋪的是厚鋼板,承載橋面的則是船形的鋼鐵浮箱,浮箱之間,由拳頭大小的螺栓相連接。這處浮橋所在位置原是一個渡口,以前兩岸群眾往來、物資交流主要靠渡船運送,不方便更不安全。浮橋建成后,很是方便。
浮橋的安全性如何?記者發現,中小車輛在橋上跟在平地上開沒什么兩樣,浮橋并未前后左右搖晃。只有重載貨車通過時,橋面受壓會下沉。不過,浮橋的管理人員只允許一側有大車通過,避免兩輛大車在橋上交會。
據了解,目前我省境內的浮橋承載設計標準為150噸左右,避免超載超限的重車通過,一般車輛、行人過浮橋,安全可以保障。
新規
鄉(鎮)政府明確“責任專員”
超限超載車輛想方設法繞過檢測站,通過浮橋進入市區,企業只管收費……由于我省沒有浮橋專項法規,審批程序不健全,未批先建、無證運營等亂象屢禁不止,而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職能劃分不明,難以對安全有效監管。
2009年4月,我省曾在《河南省浮橋安全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了浮橋的安全管理問題,但對建設審批與收費管理未予涉及。此次《河南省浮橋管理辦法》規定,縣政府協調解決浮橋建設和管理的重大問題,鄉(鎮)政府要明確一名負責人負責轄區內浮橋安全管理;浮橋渡運企業對安全實行全天監管,保障其處于良好狀態,并對運營安全負責。實行“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安全管理機制,同時禁止營運客車、超載超限車輛通過,19座以上的非營運車輛和重載車輛,在管理人員現場指揮下可單車單向過橋,如遇洪水、凌汛或大風、大霧等惡劣天氣,浮橋立刻無條件停運。
至于收費問題,省政府法規辦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浮橋大多由企業經營,不屬行政事業收費范圍,價格由市場調節。” (記者 張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