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左)感謝銀行員工
如果不是銀行職員多了一個心眼,鄭州市民蘇老太太的18萬元可能就打了水漂。騙子的“演技”猶如連續劇,令人膽戰心驚:只要你接聽電話3分鐘,就可能一步步落進騙子設下的圈套;只要你接受10分鐘的洗腦,接下來就可能把自己的血汗錢打入騙子的賬號。這不是天方夜譚,而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案例。
很多中老年人為此被騙數萬、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上千萬的積蓄……怎么提防電信詐騙,幾乎天天都在講,可依然有人上當。近日,70多歲的蘇老太太接到詐騙電話,先后連續兩次到鄭州一家銀行匯款,幸被銀行職員識破,18萬元積蓄才未被騙走。一個普通的電話,何以就讓人任憑騙子擺布?又是哪些人容易上當受騙?連日來,大河報記者多方采訪,試圖剖析詐騙脈絡,以避免更多人被騙。
還原
老太匯款,接連兩天遭銀行“阻攔”
6月17日下午,蘇老太太來到鄭州市經三路與政四街交叉口附近的交行大廳。她拿出一張存折,要求往一個外地賬號上匯款18萬元。老太太、外地賬戶、18萬元巨款……這些細節讓接待老人的銀行柜員多了個心眼。隨后,柜員就詢問老太太往哪里匯款,有何用途?
“對話時,老太太神色慌張,欲言又止?!编嵵萁恍薪浫下分袠I務部工作人員回憶,老太太的手機始終沒掛斷,似乎有人在指揮她匯款,這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可能是電信詐騙!
據老太太說,她要給北京的孫子匯款。給孫子匯款,咋會讓老人如此慌張?涉及這么大金額的匯款,家人咋會讓一個70多歲的老人來辦理呢?……這些可疑細節都讓銀行員工判斷老人遭遇了詐騙??僧斔麄儎窭先松髦乜紤]匯款時,老太太卻一言不發。苦勸半個多小時,老人才被勸走。
昨日上午10時許,蘇老太太再次走進這家銀行,再次要求向先前那個賬號匯款18萬元?!袄先苏Z氣堅決,執意要求匯款。向她咨詢匯款用途,她也不愿理會?!痹撱y行負責人表示,為避免儲戶上當受騙,銀行人員向警方求助。
接到報警后,金水路派出所的兩名民警趕到現場,但老人不愿相信面前的民警。“我穿著制服,這是我的警號,請您相信我,我們想聯系你的家人?!币幻窬f。老太太卻不愿說出其家人的聯系方式,而且一直向手機里所謂的“天津市公安局民警”詢問著什么。但當民警接過電話想和那頭的“民警”通電話時,對方卻匆忙掛斷了電話。再次撥打,竟無法接通。見此情景,蘇老太太才有所醒悟,向民警提供了自己兒子和兒媳的電話。
調查
遭遇電信詐騙,差點被騙18萬
隨著蘇老太太向民警吐露心聲,她所遭遇的電話騙局脈絡才逐漸清晰。
6月17日,蘇老太太家中的固定電話驟然響起。獨自在家的她接電話后,對方自稱“天津市公安局刑偵人員”,告訴蘇老太太其身份證被人盜用后涉嫌洗錢和巨額欠債,要求其將銀行賬戶內的資產轉至所謂的“金融安全中心”以洗脫嫌疑,否則就要幫犯罪嫌疑人背黑鍋,承擔法律責任。
在對方的誘導和恐嚇下,蘇老太太按照“警方”的指定操作,一步一步掉入騙子設計的陷阱,欲將自己辛苦攢的18萬余元積蓄轉入詐騙人員指定的賬戶中。多年的積蓄差點化為烏有,多虧銀行人員報警。
“目前,通過電信詐騙使中老年人上當的很多。為了保證儲戶資金安全,我們一般都要求員工多留意細節,盡可能做到提醒服務?!便y行一位負責人表示,之前他們還曾挽回一位老人5萬美元的匯款損失。
記者還了解到,就在不久前,鄭州一位市民被騙80萬元,另外一位老太太被騙16萬元。
“今年3月中旬,我媽在家接到電話說她有個‘法院傳票’,原因是涉及販毒、洗錢。她聽后非常緊張,在騙子的電話遙控指揮下,先后兩次到沙口路附近一家銀行給騙子匯去了16萬元?!编嵵菔忻耜惻勘硎荆掳l后他們已向南陽路派出所報案。
類似騙局近幾年屢屢上演。騙子通過“電話欠費”、“信用卡透支”、“法院傳票”、“郵件藏毒”、“卡被異地盜刷”等“由頭”誘使中老年人注意,隨后再一步步讓其落入圈套。在全國各級公安機關披露的案例中,這類電信詐騙層出不窮,不少人被騙數萬、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上千萬的積蓄。
分析
哪些人最易受騙?
中老年“知識分子”!
采訪時,一些銀行職員表示,他們從類似電信詐騙中總結出一個特點,那就是被騙的很多是城市中中老年“知識分子”。騙子步步設套,“演技”可謂精湛。
據了解,上文被成功勸阻的蘇老太太和被騙走16萬元的那位老人均受過高等教育。今年3月23日,鄭州某高校教師張某也接到詐騙電話欲匯款2萬元,幸被經八路巡防隊員和民警阻止。
“城里的老年人,特別是一些知識分子,他們生活的環境相對單純,社會經驗與底層人員相比相對缺乏。另外,這些人往往心地善良,對法院、公安局等職能部門非常信任,騙子設局后往往很容易得手?!编嵵菔泄簿中虃芍ш牬驌羟重敺缸锎箨牬箨犻L呂傳平告訴記者,不久前鄭州某大學一位退休老教授就被騙走了44萬多元。
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一位心理學教授看來,電信詐騙這類犯罪不管招數如何變,最重要的就是利用了人們的“好奇心”,通過一些相關的負面信息如“電話欠費”等理由,引起接聽者的好奇心。騙子就是利用了人們的這種心理,將其一步步牽進圈套。特別是待在家里沒什么事的老年人,因為平時沒人說話,反應也比較慢,一旦接到這樣的電話,就很好奇想多嘮兩句,很容易上當受騙。
“除了好奇心,詐騙分子也利用人們害怕犯錯的心理?!痹撔睦韺W教授說,生活中人們都怕犯錯,尤其是犯罪這樣的嚴重錯誤。所以,一旦有自稱公檢法的人說你涉及什么什么案件,然后案件會涉及你身邊的親人誰誰誰,尤其在犯罪分子的“恐嚇”之下,人們越懼怕犯錯,反而越容易迷糊進而做出后悔不迭的事。
在該教授看來,對付電信詐騙這類犯罪的最好辦法,就是接到陌生電話時不予理睬,馬上掛掉,不給犯罪分子任何機會。
提醒
牢記防騙九字訣
不少銀行職員向記者介紹,受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的“洗腦”,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執意要給騙子匯錢,甚至攔都攔不住。有的時候,匯款者還認為銀行多管“閑事”。
“從銀行角度來說,如果不違反銀行相關規定,根據客戶要求匯了款,即使發生詐騙,銀行也不用擔責。銀行工作人員如果發現疑似電信詐騙,出于對客戶財產的負責,理應給客戶以提醒或者給以必要的阻攔,這樣更能體現銀行的社會責任感?!编嵵萁恍薪浫下分胸撠熑吮硎?。
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騙子行騙多針對中老年人,他們往往多不懂匯款或ATM轉賬,多需電話指導,“過程中,騙子大多會要求匯款者不要向外透露任何信息,甚至不要向家人講。因此,一旦發現老人在匯款時有可疑點,銀行把關就很重要,也很關鍵?!?/p>
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提醒,目前電信詐騙的步驟和流程仍然和以前大同小異,主要分三步,分別由一線、二線、三線騙子負責。在此提醒市民,牢記防騙九字訣:“不輕信、不轉賬、不上當!”
◎不輕信
公檢法等部門從來不會采取給普通居民打電話的方式辦案。
◎不轉賬
公檢法等部門不會設立所謂的“安全賬戶”,更不會用電話通知的方式讓老百姓轉賬。
◎不上當
對“000”開頭的國際網絡電話要謹慎接聽;接到可疑電話,撥打110報警,或者自己直接撥打相關單位電話進行求證,不要相信所謂的轉接電話。
“被騙的老年人多不看新聞,接觸社會信息較少,這就給年輕人提了個醒,年輕人應多給父母聊聊電信詐騙的事情,讓他們知道有這么一回事,從而起到防范的效果。”呂傳平表示。(記者 李一川 文 首席記者 杜小偉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