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炎紅在社區建立了“愛心110捐助站”,以幫助那些困難人員。
映象網訊(記者 王濤 文/圖)在鄭州市二七區嵩山路辦事處亞星社區,提起社區黨支部書記周炎紅,那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有人說她“愛管閑事”,也有人說她是“女強人”,還有人說她是個“熱心腸”,然而更多的人卻從內心深處敬重和感激她的愛心和奉獻。
在工作十三年來,她千方百計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做好事,甘當社區居民的“服務員”;十三年來,她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滿腔熱情為群眾謀福利,做群眾的“貼心人”,社區群眾都親切的稱她為好閨女。
推行“網格化”管理,凝聚黨心
針對社區黨員類型多、成份廣、數量大的實際,周炎紅深入思考分析,積極探索創新,在社區扎實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走出了一條社區黨建區域化工作的新路子。
根據居民分布情況和黨員分布特點,按照“就近就便、易學易管”的原則,周炎紅將社區劃分為73個黨建網格,把9家公共單位黨組織、320家沿街商鋪和428名黨員全部納入其中,建立黨建資源信息化管理臺帳,公開選舉73名黨小組長,做到“每格定人、每人定崗、每崗定責”,構建了科學、完善的社區黨建“網格化”管理體系。
她組織社區支部成員和全體黨員,籌集資金30余萬元購置了電腦、投影儀、電子顯示屏、健身器材等多種電教和服務設施,組建了8支黨員志愿者隊伍,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600余場次………通過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帶頭作用,轄區群眾在社區真正動了起來,做到了住在社區、奉獻社區。
創新“組團式”服務,溫暖民心
在工作中,周炎紅始終堅持以服務民生為根本,突出“愛民、便民、利民”三個重點,積極探索“組團式”服務新機制。
針對轄區空巢老人和無業人員多的特點,她帶頭開展結對幫扶活動,在社區建立了“愛心110捐助站”和“愛心儲蓄銀行”,發動黨員幫群眾、老板幫居民、年輕人幫老年人。
林伊娜是建國前老黨員,因兒子身染重病,生活陷入了巨大的困境,走訪知情后,周炎紅立即趕到老人家中說:“阿姨,今后就讓我們來為您服務,當您的‘保姆’吧。”
5年來,無論嚴寒酷暑,風霜雪雨,她始終堅持每周兩次到林伊娜家洗衣做飯、每季度為林伊娜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每逢節假日都為老人送來禮品。
目前,周炎紅已帶動轄區12名黨員與12名空巢老人結成了幫扶對子,先后幫助23名無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
為方便居民生活,周炎紅在社區便民服務中心開辟“一站式”窗口,創設“利民五線譜”,積極協調各公共單位,建立家政服務團隊,設立臨時托兒所,支起午間小飯桌,開通“紅娘信箱”,創辦“社區沙龍”、談心室,積極為社區居民提供近40類便民服務,切實做到了有難必幫、有呼必應,把服務送到居民家中。
在她的帶動下,董振行、馮子平、張彥成等多名社區居民積極加入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如清洗社區道德模范宣傳欄、清理小廣告、擔當臨時交通協管員等。
打造“特色型”社區,贏得人心
“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是周炎紅的座右銘。自擔任社區黨支部書記以來,她突出以“服務人心、凝聚人心、優化管理、維護穩定”為目標,依托社區文化設施,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文體活動。
在周炎紅的不懈努力下,社區黨支部以離退休老黨員為主體,組建了夕陽紅合唱團、中老年模特隊、太極拳表演隊、老年人秧歌隊等8支文藝團體,每周輪流在社區排演。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元旦”等節日,社區積極舉辦文藝晚會、和諧鄰里節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文化活動。
通過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不僅增強了社區黨員群眾之間的聯系,而且進一步豐富了社區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了“奉獻、關愛、和諧”的社區文化。社區老年模特隊曾先后獲得了省炎黃華夏服飾模特展演大賽金獎、省中部崛起促進會貢獻獎等,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為居民辦事是我的工作,帶領轄區居民共建美好家園是我的職責。當社區人有苦、有難、有喜、有樂時,社區居民滿意,就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到了位。”周炎紅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