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沈春梅 實習生 張毅 通訊員 孫志平 徐鵬翔)新密市公檢法司四家聯合,短短半個月就執結了這起十幾年的積案。
數字顯示,2011年以來,新密市法院各類案件執結率高達97%。破解“執行難”,新密模式能否在全省其他地方移植成活?
昨天,新密人許某沒想到,還了拖欠16年的欠款,最終還是被判刑了。
1997年,許某向新密市化工公司借款15.56萬元,一直拖欠未還完。今年5月19日,新密警方抓獲許某。
此后,此案被公安機關迅速移交,檢察機關快速起訴。昨天上午,新密市法院公開開庭審理此案。開庭前,6月1日,許某與化工公司達成和解:償還化工公司14.6萬元,化工公司放棄其他款項。
法庭審理后,當庭以拒不執行法院裁定罪,判處許某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
執行難,在全國是一個普遍的難題。如今在新密有了新的破解模式:其核心是以政法委為樞紐,公檢法司“四長會議”為協調機制的政法系統聯動平臺——遇有重大拒執案件,公安機關和法院會共同行動。疑難案件,檢察院和法院刑庭會提前介入,提供法律幫助。
確定可以構成拒執罪——移交公安機關——共同抓捕——快速批捕起訴——快速審理,在許某被抓一案中,就充分體現出了這種模式的優越性。
除了保障執行經費外,新密市政法委常務副書記谷建亭在總結新密的執行經驗時特別提到,為解決執行積案,新密市制訂專項方案,對領導不重視、執行不到位的需要到市委說明情況,同時還下發文件,將公檢法司聯合辦理拒執案件納入績效考核,使之常態化、制度化。
來自新密市法院的統計數字顯示:2011年以來,該院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2725件,執結2665件,執結率高達97.8%。
省高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宋海萍表示,公檢法司“四長會議”為協調機制的政法系統聯動平臺,從制度上理順了打擊拒執犯罪工作中存在的推諉、扯皮現象,可以促使法院移送的拒執案件公安機關及時偵查,檢察機關及時起訴,法院及時審判。新密的做法值得借鑒推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