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有讀者反映周口市的商水、項城、西華等地急缺農機,導致收割價格大幅上漲。
為啥今年農機會出現缺口?該市農機局有關負責人說,前段時間陰雨天氣導致小麥集中成熟,麥收沒有“時間差”,收割機沒有按照自南向北正常規律行動,很多留在了本地收割小麥。另外,由于小麥同時成熟,原來應早熟兩三天的南陽、駐馬店等地的農機手還未向該地會聚,致使局部地區機收不平衡,呈現階段性緊張現象。
6月6日,記者電話采訪了周口市農機局局長李興華。他介紹,周口市今年收割機保有量兩萬臺,比去年增加1400臺,6月5日在全市作業的收割機達到3萬臺。該市小麥種植面積1100萬畝,截至6月5日已收割873萬畝,按此進程,如果未來天氣晴好,2-3天即可基本收割完畢。
我省其他地區未來幾天會否出現類似現象?省農機局局長張開倫給予了分析。
張開倫說,我省小麥成熟規律為由西南向東北梯次推進,由于5月25日-26日一場強降雨過后,小麥成熟時間差縮小,從西南部向中東部轉移的收割機一時難以到位,出現暫時短缺現象。
從全省的角度,張開倫作了進一步分析:既要保證農機手的合理收益,又能使我省小麥適時收割,全省投入12萬臺收割機較為適宜,而今年全省實際投入收割機在16萬臺以上。
當前麥收正值高潮,從前期情況看,麥收整體進展順利,進度快于去年同期。但由于小麥成熟預期變化較大,雖然收割機總量充足,但局部仍有短缺現象。針對這種現狀,張開倫分門別類給出了應對方法:麥收高峰區加大信息發布密度,引導機車加快聚集;麥收完成區維護好機車轉移秩序,組織機車有序轉移;未大面積開割區,組織當地機械對適宜地塊進行收割,緩解小麥集中成熟后機車短缺狀況;農機部門加大技術和后勤保障服務,人歇機不停,抓緊搶收種。(記者 胡心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