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發現,新房的門是紙做的
房頂滲水、墻皮脫落,有的地方已經發霉
外墻的瓷磚也大面積脫落
拿到安置房鑰匙,已在外租房5年半的沈莊村村民卻高興不起來:
紙做房門墻滲水,在家一跳地亂顫
這新房也能驗收過關?
村民要求查看“五證”,開發商至今沒回復 記者反復聯系,開放商也未作出回應
在外租房5年半,鄭州市沈莊村村民們終于等到新家完工。然而,他們的新房大多有問題:滲水、墻皮脫落……雖然拿到鑰匙已一月有余,但很多村民仍在外租房。
截至記者發稿,作為開發商的河南金林置業有限公司仍未作出回應。
鏡頭
房門一敲一個洞
5月24日下午,鄭州市未來路與福元路口東南角,一售樓處門前廣場,有人擺了半扇紅色房門。每當有人問起,守在門旁的沈莊村民都會憤懣地解釋:這就是我們3000多套安置房的房門。
村民宋先生說,他們的安置房在玉鳳路上的沈莊新城社區,“紙板門”是一位業主搞裝修時發現的,“外面是兩層硬紙板涂上紅漆”。
昨天,在安置房2號樓,一業主拿自己的門做實驗,從外表看,這扇門沒有什么不妥,但一落錘就是一個空心洞。順著洞眼,幾下就能把外層的紙板撕下,除了邊框少部分是木材外,中間全是由紙填充的。
鏡頭
客廳天花板滴水
燕女士原打算把8號樓的一間50平方米的房子打掃一下,她80多歲的公公婆婆一直盼著住新家。
搬家具的第一天,燕女士發現客廳的天花板在滴水。“后來就把整個墻面都浸濕了,地上也是水,讓人怎么住啊?”
大部分業主家里都出現類似問題,11號樓一業主的客廳墻面被水浸濕后還發了霉。9號樓的王女士先后3次找到工程項目部投訴,“修了3次,水越漏越多。”前天,她再一次找到維修人員,希望對方能給出徹底解決的方案。但直到昨天下午5點,她還在等待中。
鏡頭
一跳覺得地面晃
更多的人開始擔心房屋的安全問題。2號樓4樓的魏女士入住后覺得不對勁,“站在客廳地板上走路不踏實,跳一下會覺得晃。”和樓下的鄰居一通氣,她似乎發現了問題所在:今年5月,住在2號樓3樓的宋先生打算給房子精裝,就把粉刷的墻面刮了下來,“一刮竟發現客廳天花板上有兩條裂縫”。
宋先生數次找到該樓的建筑商楊某,楊某告訴他,在建筑設計年限內可以保證不會出問題。至于裂縫,“我們會用碳纖維膠布粘貼,這是省建科院給的權威加固方案”。
宋先生拒絕了該維修方案,他還是懷疑這樓板有質量問題。“萬一出啥事,多少條人命。”魏女士說。
村民
驗房時提出過維修意見
沈莊新城社區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2007年開工建設,今年4月份開始陸續交付使用。
村民告訴記者,該小區由河南金林置業開發,而建筑商則有多個,“一個人承包幾棟,我們投訴維修的話,最后都是這些建筑商過來處理”。
沈莊三隊的王女士告訴記者,當時她作為村民代表驗房時已經發現不少問題,“我們都向他們反映過了。”但后來的事實證明,這些問題并未得到解決,“說明我們的驗房建議他們根本沒采納”。
“后來就是村里干部‘包干’,一個人負責(說服)十戶,讓我們先收房再驗房。”小區業主劉女士說。她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沈莊村安置房分配工作組要求村民收房的說明,其內容顯示“對現存或今后群眾回遷過程中出現的房屋建筑結構安全、樓頂和外墻滲水、室內自來水管道和衛生間滲水等影響居住的問題,由開發企業在規定保修期內按照有關要求進行維修”。
很多業主不愿在這份說明上簽字。“今年元月份停發了我們在外租房的過渡費,強制我們收房。”王女士說,大伙兒在5月份都拿了鑰匙。隨后便發現上述各類問題,“跟開發商交涉過很多次了,也沒個徹底解決的辦法。”
追問
這樣的工程 如何通過驗收?
在業主們眼里,他們的新家是一個“豆腐渣工程”。業主們向河南商報記者提供了他們的一封聯名信,簽字的有372戶沈莊村民,“全村搬進來的也就400多戶。”燕女士說。這封信里,記述著他們所發現的新房出現的17類問題。
事情發生后,沈莊村的村民們已經不止一次找到開發商要求出示驗房所需要的“五證”,但至今既沒有得到正面回復,也沒有見到這些證件。昨天,記者走訪整個沈莊新城社區,也未發現任何關于小區工程驗收的公示。
昨天下午,記者又致電金林置業,一位負責轉接電話的前臺工作人員說:“我不知道領導的電話,也不會告訴你。”
昨天下午5點40分許,河南商報記者又趕到河南金林置業有限公司辦公地,門口保安攔住記者稱公司已于10分鐘前下班,當記者希望他聯系領導時,他稱“我沒有直屬領導,也沒有領導的聯系方式”。(記者 陳詩昂 實習生 王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