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報道
5月24日下午,河南省濟源市發生一起交通事故。市民畢嬌駕車擦碰一小學生,因態度惡劣并踢打受害人母親,引發行人不滿、圍觀、砸車。隨后,網上傳出畢嬌在爭執中聲稱自己“錢多后臺硬”,引發輿論軒然大波。28日,記者采訪爭執雙方當事人及一些目擊者,他們均表示未曾說過、聽到過“錢多后臺硬”這樣的話。
>>事件撞人引發輿論漩渦
24日,事發后不久,就有人在網上發消息稱:面對眾人的指責,畢嬌不但沒道歉,反而口出狂言:“知道我是誰嗎?我后臺硬著呢。”之后,有人說砸她的車,她說:“砸吧,我錢多著呢。”
于是,事件的焦點立即轉移到了“錢多后臺硬”這句話上,并在網上引發了輿論漩渦,無數網友開始猜測畢嬌的“后臺”究竟是誰。
25日1時30分,濟源市公安機關連夜開展案件查處。調查表明,畢嬌駕駛的轎車號牌系偽造,該車系從濟源人盧某手中借用,此號牌系盧某非法購買使用。之后,畢嬌因涉嫌毆打他人和使用偽造的機動車號牌、未隨車攜帶行駛證、駕駛機動車未各行其道等行為分別處以治安拘留9日并處罰款500元和行政拘留10天、罰款3150元、駕駛證計12分的處罰。兩項處罰分別執行。
濟源市公安局公布了畢嬌和她的主要社會關系及盧某的身份,顯示畢嬌1987年生,未婚、無業,家中共五口人,父母為退休工人,哥嫂均為工人,其他主要社會關系也主要為工人和農民,并無“硬后臺”。
網傳畢嬌有個叫畢娟的姐姐,是濟源市某市領導的兒媳婦。畢嬌接受采訪時否認有叫畢娟的姐姐和當領導的親戚。
>>調查女司機否認說“后臺硬”
28日,記者在拘留所采訪了畢嬌,她回憶稱:“發生擦碰后,我說‘你走路也不看路?’小孩母親說,‘你開車真跩,撞著我家姑娘了,也不說對不起。’下車后我們開始爭執,都罵人說臟話,之后,我們兩個有撕扯,小孩母親的衣服破了。”
畢嬌說,之后有人來勸她向小女孩道歉,她就跟女孩母親說:“我也不是故意撞的,跟你家閨女說對不起。”當時女孩的父親就說“你給我家買身衣服就行了”,后來爭執不下就報警了。
對于是否說過“錢多后臺硬”這樣的狂話,畢嬌情緒很激動,哭著說:“我用人格、良心說我沒有說這話。我現在才26歲,還沒結婚,我上電視了,我為什么要把自己的路走這么絕?我保證從當天到現在沒說過一句張狂的話,當時車上還有一個副駕駛的同伴,她一直在調解,也沒有說過過分的話。”
被撞女孩父親未聞此言
一直在場的小女孩的父親吳某說,這位女司機態度惡劣,一直沒道歉,坐在車上不出來,后來警察過來協調了,她才道歉。
“在我離開前沒有聽到女司機說‘我后臺硬’‘錢多著呢’這樣的話。”吳某說,“我媳婦腦部有些問題,在爭吵中有些復發,警察協調后,我們就去醫院了,之后砸車什么的都沒看到。”
據當時出警的民警說,他們在現場沒有聽到畢嬌說這樣的話,在對周圍群眾進行走訪調查時,他們也說沒聽到這樣的話。
>>分析
“后臺硬”事件敲警鐘社會急需重塑公平正義
為什么“錢多后臺硬”這一句被當事雙方都否認說過的話如此激烈地刺激公眾的敏感神經?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樊明認為,對于這起事件,可能是在網絡傳播中被貼上了標簽,但是這件事反映出老百姓對現實中確實存在的因為有了官方背景就可以為所欲為現象的普遍不滿。而在網絡時代,一旦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簽,它就會加速傳播,而傳播的過程中,網民表達的是對這一現象的抨擊和憤怒,甚至不去考慮這個人究竟說沒說這樣的話。
一位資深媒體人認為,其實很多網絡事件,有真有假,但是公眾對“錢多后臺硬”的情緒表達反映的是公眾對于特權的反感和對公平正義的渴望。
專家認為,這起事件折射出公眾已經無法容忍任何諸如“拼爹”“拼后臺”這樣的言語和行為,任何一個諸如此類的導火索都可能引發民意的強烈不滿。這也發出了一個警示,社會急需重塑公平正義,讓老百姓相信公平正義。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