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中國)總裁唐嘉年
“請稍等,我去敬杯酒,馬上回來。”記者面前的唐嘉年掀起交際場旋風,頻頻邀杯、不知疲倦。這或已清晰表達了家樂福的態度:面對沿海零售市場競爭過于飽和,以及“中部崛起”國家戰略在數省相繼政策落地的情勢,一貫對政策“反應敏捷”的家樂福希望迅速完成市場“卡位”。正如他對本報記者的幽默一語:“我不是來吃飯的,是來多認識些朋友。”
家樂福明確中部“卡位”戰略
“家樂福期望搭好‘中部經濟崛起’這班順風車,實現深度介入。”唐嘉年說,河南市場對家樂福很重要。它不僅是人口大省、消費大省,更是中部地區經濟總量最高、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
身為法國家樂福總部“7人管委會”成員之一的唐嘉年,2012年4月任職中國區總裁。在其上任最初的半年里,唐嘉年除奔波在中國各省實勘市場、拜訪地方政府、慰問團隊之外,一直未宣布他對家樂福(中國)的戰略調整方案。
直至2013年1月,唐嘉年一口氣宣布了多項公司改革一攬子計劃。這包括加大農超對接力度、保持新增門店效率與質量、激勵員工薪金政策及扶持中國優秀供應商。而在上月,家樂福突然宣布分拆全國市場管理架構,新設中部大區,引起了中國零售業同行的“警惕”。
分析人士曾分析,這是一貫對中國政策、市場風向“反應敏捷”的家樂福,為規避東南沿海激烈競爭,在中部市場迅速完成利益“卡位”。
這與此次受訪的唐嘉年說法高度近似。唐嘉年稱,家樂福在2013年的經營戰略方向,基于對中部市場發展潛力的綜合判斷。因此,家樂福設中部大區,希冀于更專注、專業、資金以及團隊,在區域市場獲得成長。
由此可見,借此次中博會,唐嘉年向中部政、商界傳遞“好感”,更是為刷新家樂福品牌形象、重新獲得公眾對其社會貢獻價值認同的加分動作。
深度介入河南不只是多開店
“在河南,我們不僅計劃每年開一家新店,更要與河南農民手中的優質生鮮產品實現對接,讓農產品通過家樂福體系,銷售到全國,輸送到歐洲、中東、東南亞。”唐嘉年稱,這與家樂福強化在中部省份的“農超對接”戰略一脈相承。
之所以如此,與唐嘉年的另一個戰略考慮有關,“抵住電商對消費市場利益的蠶食”。
“新鮮的食品,會讓消費者對傳統超市有更多的好感。而這些,卻是電商消費在短期內無法形成的優勢。”今年1月,唐嘉年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達了這一態度。
昨日,他又一次重申了這一觀點。他舉例,為強化生鮮商品供應,家樂福將“蔬果茂”全球生鮮蔬果采購機構引入中國。
讓“專業機構做專業的事”。得到“蔬果茂”機構支持后,家樂福在本月初迅速將二維碼技術,應用到了超市販售的蔬果產品標簽上,“用手機掃描,你可以知道一只蘋果從出生到進超市的所有過程”。
由此,在綜合運營成本提升、供應鏈安全存有隱患、網購消費的狂熱等矛盾,威逼傳統零售業轉型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家樂福依然會選擇“生鮮食品”穩住消費者的心。(記者 楊霄 董暢巖 見習記者 趙黎昀 文 李文波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