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報廢車處理廠,一輛報廢車被高高舉起,移動位置。車輛何時該報廢,如何報廢,新規給出了不同于以往的答案。CFP供圖L
本月1日起,《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開始實施,新規取消了對私家車最高15年的強制報廢年限。這對占據全國機動車總量三分之二的私家車來說,是一件利好的事。但新規不僅觸及車主利益,還涉及車商、二手車市場、回收拆解企業和交管部門等方方面面,實施半月,新規影響究竟如何?記者連日來進行了走訪調查,發現有人歡喜有人憂。
[ 政策 ]
到期強制報廢,變為到里程后引導報廢
5月1日,《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正式實施。新規中明確取消私家車15年的使用年限,行駛“上限”為60萬公里。這一消息,讓全國8000余萬輛私家車的車主們為之興奮。以一般家用車每年行駛2萬公里計算,取消報廢年限,則能行駛30年,與之前15年的報廢年限相比,足足多出一倍。
新規還規定,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在行駛里程達到60萬公里后,將實行引導報廢。記者采訪相關人士了解到,“引導報廢”依然不是強制報廢,而是倡導主動報廢,只要車輛按時參加審驗合格,年檢時各項安全性能達標及排放符合標準,依然可以上路行駛。
[ 調查 ]
車主、車商、拆解企業等反應不一
私家車主:新規“實惠”又環保
“以前,一般私家車主都會在車輛使用10年左右時考慮換車,因為車輛已接近15年的報廢年限,在二手車市場肯定賣不出像樣的價錢。”市民劉先生說,新規的好處顯而易見,將大大延長車輛的使用時間,使得車輛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時也減緩了新車的增加量,有利于減少污染保護環境。
“如果將車愛護得好一點,若干年后,像歐美國家一樣,家里有一輛使用幾十年的老爺車是完全有可能的。”劉先生說。
記者在鄭州街頭隨機采訪了5位私家車車主,他們對取消私家車報廢年限均持歡迎態度,有9年駕齡的司機孫先生告訴記者,取消報廢年限后,那些年齡稍長,性能依然不錯,價格又便宜的二手車會成為搶手貨。
4S店:養舊車開銷大,不擔心沒人買新車
使用年限延長,是否影響車輛更新換代的速度?汽車銷售市場有何反響?記者調查發現,多數4S店對此持樂觀態度。
河南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王經理說,目前市場上大多數車是根據原強制報廢年限來設計使用壽命的,也就是說,正常使用和保養,一輛車的使用壽命也就十多年,如果保養好、使用頻率低、駕駛習慣好,使用壽命會相應延長。
“一般說來,車輛發動機在使用10年或運行20萬公里后,故障概率就會提高,保養和維修成本相應增加。另外,車上各種橡膠件和內飾5年后會加速老化、開裂,需要更換的配件也將不斷增加。”王經理認為,對不少車主來說,與其花這么多錢來保養一輛舊車,倒不如換新車。
大眾某4S店一名工作人員說:“就算是車子保養得好,十多年后仍然嶄新如故,但也有可能因上市時間太長,車型和配件停產,出現故障后找不到更換的配件而報廢。”
二手車商:汽車保值率提高,買二手車的會越來越多
私家車無使用年限限制,對不少上了“年紀”的車來說,可以在二手車市場繼續發揮余熱。記者走訪發現,以前,在多數二手車經銷商眼里,車齡長的二手車基本上沒有市場,但新政的實施,使得二手車交易量不斷上升。
5月13日,記者在鄭州某二手車交易市場看到,幾名顧客圍在一輛黑色桑塔納前咨詢。銷售人員介紹,這輛車是1998年的,到今年剛好15年,“這車皮實,適合新手練習,雖然年數長點,但性能還不錯,現在只賣21000元”。一名顧客反問:“15年,不是要報廢了嗎?”話音未落,銷售人員說:“5月1日起實施新規定,私家車不用進行強制報廢了。”
“以往10年以上的車基本無人問津,新規使其價值面臨重估,銷量也被拉動。”做二手車銷售的馬先生說,市民在選擇二手車時,車齡是衡量整車價值的重要標準。一般情況下,10年左右的價格較低,1年至3年的售價相對較高,賣得最好。
“對那些質量好、價格高的名車來說,無報廢年限也是個好消息。”馬先生說,曾經有一家企業花200萬元買了輛林肯轎車,平時主要用于接待貴賓,使用頻率很低,保養也很好,后來快到15年報廢期時,以僅3萬元的價格轉賣給了二手車商。“如果沒有使用年限,這車肯定不止賣這個價,甚至不用報廢。”
一家二手汽車服務部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現在很少有人會將一輛車一開到底,這些年汽車更新的周期越來越短,他判斷,15年報廢年限取消后,一些車齡較長,但性能好、質量高的二手車,保值率會較現在有所提高。
回收企業:
本來就走下坡路,現在雪上加霜
新規給二手車市場帶來利好,卻給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帶來一股“寒流”。
據鄭州某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公司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鄭州市場一年私家車拆解量在1萬輛左右,新規實施后,估計進入回收拆解渠道的老舊私家車會變少。
一家報廢汽車拆解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前幾年是汽車回收拆解的黃金期,當時公交車、中巴車和政府公務小車陸續淘汰,這部分車輛走的都是正規拆解渠道,2010年國家又執行了一年的汽車報廢可獲補貼的政策,此后,車輛報廢拆解量日益萎縮,私家車無使用年限限制開始執行,其拆解量會更少,汽車回收拆解企業面臨很大的經營挑戰。”
交管部門:
“壽星車”多了管理壓力大
新政也給公安交管部門帶來了壓力。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的統計表明,在機動車重大交通事故中,有10%的原因屬于車輛部件老化失修、零件失靈。現實生活中不乏這樣的現象:明知自家車很可能在例行車檢中無法通過,一些私家車車主便在年檢時想方設法,試圖讓本身有“病”的汽車在年檢中蒙混過關。試想,如果這類汽車得以上路行駛,怎會不存在事故隱患?
[ 操作 ]
何時“退休”車況說了算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新規取消了私家車的報廢年限,但對車輛年審的標準提高了,特別是綠標的實施,對汽車的尾氣排放標準要求更高。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6月,鄭州開始在三環以內限行黃標車。到今年6月,鄭州將限行區域擴大到四環以內。為更好地監督環保限行的執行情況,環保部門和交警部門在市區四橋一路、中州大道金水路立交橋、京廣快速路、四環路設置了環保限行抓拍系統。對于闖限行車輛,交警部門將依據有關法規,予以罰款100元、扣3分處理。
新規也明確了一點,對連續3次檢驗未合格的車輛將一律強制報廢。“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周期并不一定是連續3年。”省交警總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要求,非營運的全新機動車前6年是兩年一檢,第6年至15年是一年一檢,15年之后就是半年一檢。一輛全新的私家車,連續3個檢驗周期即連續6年未年檢就會被強制報廢;車輛使用兩年后,連續3個檢驗周期為5年,車輛使用四年后,連續3個檢驗周期為4年;車輛使用6年后連續3個檢驗周期則為3年,而對于超過15年的老舊車,連續3個檢驗周期,也就是1年半的時間,未獲得合格標志,就將被強制報廢。
這樣看來,私家車到60萬公里才“退休”完全只是一個參考值,即使車輛沒有到報廢期,如果在檢驗時達不到上路要求,年檢就無法“過關”,同樣不能上路,因此以車況來衡量私家車報廢期限更合情合理。由此,業內人士認為,新規也將對汽車生產企業造成影響,促使其提升產品質量。
采訪中,鄭州北環一家汽車維修公司的技師友情提示,新規實施后,私家車車主想多開幾年自己的愛車,就要多注意車輛的維護保養,在城市行車居多的話,保養時長應以六個月或5000公里一次為佳。“車況保持良好,車不‘生病’,將來在二手車市場也能賣個好價錢。”
(記者 李紅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