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省長李小鵬
5月18日,第八屆中博會將在我省拉開大幕。開幕前夕,山西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小鵬接受記者專訪,介紹了山西近年來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情況,并暢談山西在轉型跨越發展、改善民生方面所做的努力。
2012年,山西省生產總值超過1.2萬億元,是2007年的2倍;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完成2650億元、1516億元,是2007年的2.2倍、2.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376億元,是2007年的2.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176億元,是2007年的3.1倍;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0412元、6357元,是2007年的1.8倍、1.7倍。今年以來,全省經濟實現了平穩開局、扎實前進,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主要經濟指標總體好于全國平均水平。
轉型發展呈現強勁勢頭
李小鵬說,近年來山西深入開展“項目落地年”、“項目推進年”活動,堅持項目儲備、簽約、落地、開工、建設和投產“六位一體”工作機制,大力推進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高速公路總里程突破5000公里;全省鐵路營運總里程達到3774公里,在建里程達到1985公里;太原、長治機場改擴建全面完成,運城、大同機場改擴建順利推進,五臺山、呂梁、臨汾機場開工建設,一個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正在全面形成。一批水利工程相繼建成,“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的大水網工程加快推進,“十二五”末年供水能力將達到91億立方米。電力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十二五”末有望達到8000萬千瓦,電力供應和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
山西堅持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努力推動高碳資源低碳發展、黑色煤炭綠色發展。2012年,全省煤炭產量、外運量分別達到9.1億噸、5.8億噸。在此基礎上,全面啟動了非煤礦山、焦化、鋼鐵和水泥等行業的整合重組,加大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力度。同時,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煤炭行業非煤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50%以上。
人民生活明顯改善
李小鵬告訴記者,近年來,山西實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全省與民生事業相關的財政投入占到一般預算支出的78%,增量占87.2%。5年城鎮新增就業239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205萬人;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和低收入群體基本生活保障實現制度全覆蓋;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165萬套、竣工107萬套,完成國有重點煤礦棚戶區改造和沉陷區治理任務,今年還將開工建設23萬套、建成21萬套。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制定出臺了加快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15條措施。
為了進一步發揮中小微企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促就業、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出臺了第一批財政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15條措施、總資金10億元,下一步還將出臺金融、工商、稅務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和促進大眾餐飲企業發展等第二批、第三批扶持措施。特別是投資600億元,
在全省農村實施兩輪“五個全覆蓋”,廣大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還將再投入400億元,利用3至5年時間,為農民再辦五件實事,即全面完成農村困難家庭危房改造、特困群眾易地搬遷、行政村街道亮化、村級幼兒園改擴建和鄉村清潔工程。
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扎實推進
李小鵬說,作為全國唯一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山西省制定出臺了“十二五”后三年轉型綜改區建設實施方案和2013年行動計劃,重點圍繞推進產業轉型、生態修復、城鄉統籌和民生改善四大任務,啟動實施了50項重大改革、100項重大事項、100個重大項目和10個重大課題,積極創新產業、財稅、土地、金融、科技等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力度,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和活力。
李小鵬最后表示,當前,山西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省上下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全國“兩會”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主題主線,圍繞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山西的總體戰略,以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改試驗區為統領,深化改革開放,實施創新驅動,加快推進工業新型化、農業現代化、市域城鎮化和城鄉生態化,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建設國家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全國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業大省,建設中部地區經濟強省和文化強省,率先走出資源型地區轉型跨越發展新路。(記者 趙振杰)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