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編輯 方毅夫/制圖
記者從4月24日召開的河南電商名企CEO座談會上獲悉,河南省的電子商務起步晚、發展慢,剛剛“抬頭”。讓人高興的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規劃獲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獲批、鄭州海關快件監管中心正式開通運行,接連的利好消息,為走在“春天里” 的河南電子商務插上翅膀,只待飛翔。
現狀
河南電商剛剛“抬頭”
4月25日上午11點,在鄭州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楊陽接到快遞員的電話,三天前她在淘寶網上買的裙子到貨。
快遞員同時送來的,還有前臺小吳買的化妝品、企劃部小王訂的書、部門經理給小孩兒買的玩具。與此同時,生產銷售礦山破碎機械和工業粉磨機械的黎明重工,通過互聯網將產品銷往1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這家公司銷售額為13.6億元,其中通過電子商務銷售的接近10億元。
2012年,“雙十一”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和天貓成交191億元,至今讓電商們津津樂道。
“河南網購額在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的占比不足4%,低于5.5%的全國平均水平。‘2012中國行業電子商務網站top100’評選活動中,我省僅中華糧網一家進入百強。”河南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辦公室主任吳源奇說。
值得高興的是,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規劃獲批,為河南電子商務的發展帶來無數利好。
利好1
“E貿易”讓“海淘族”可直接從鄭州提貨
“我曾經花80美元在美國買了一件襯衣,但是回到國內到商場一看,竟然標價兩千多。但是按照匯率來算,其實也就幾百塊錢。”4月16日,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大衛在作關于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專題報告時,分享了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后來他就在網上買,156美元買了三件。
得益于鄭州國家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工作的啟動,這一現象即將改變。2012年9月12日,鄭州市獲批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項目(簡稱“E貿易”)。
利好2
鄭州海關快件監管中心讓快件“快起來”
鄭州市民王先生托人從新西蘭代購奶粉時發現,每次的快遞信息都顯示:快遞公司將奶粉托運至重慶,通過重慶海關檢驗通關后,才經國內的快遞公司轉運至鄭州的倉庫,之后再由快遞員送到他家。
為什么選擇這么耽誤時間的路線呢?鄭州機場海關的工作人員解釋:“這是因為重慶海關有快件監管中心,而鄭州之前一直沒有。”
王先生的苦惱,隨著3月26日鄭州海關快件監管中心正式開通運行,將得到解決。此后,鄭州人從韓國購買化妝品,最快兩個小時就能寄到。
問題
河南電商企業缺人才
在4月24日舉行的河南電商名企CEO座談會上,讓多位CEO都感到頭疼的一個問題就是——河南電商人才匱乏。
“從學校里面招過來的人,不能直接勝任,培養時間長,頭3個月內很容易流失。”百度河南營銷服務中心銳之旗集團總裁張友陽說,現在公司業務發展非常快,“每個月的招聘指標都完不成”。
從外界引入高端人才,是不少企業的做法,但是如何留住人才是一個難題,“電商的門檻太低,有能力的做兩年都自己去創業了。”
實際上,在中國的互聯網界,從來不缺乏河南籍互聯網從業者的身影,前支付寶首席體驗師白鴉、PPTV創始人姚欣,都是河南人。然而回望河南本土互聯網圈,卻是人才匱乏。
同時,高校培養的電商人才和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困擾著各位電商CEO。
“目前,我省有50余家高校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雖然人才培訓總量缺口不大,但不少是培養方式落后,教材陳舊,跟不上市場需求,造成結構性供需不足。”吳源奇說。
(記者 陳曉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