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張定有)與擁有50多艘游艇相比,南陽市民韓玉山與妻子張金煥救人的名氣,已遠遠超出了生意本身——18年來,他們先后從白河中救起59人,且大部分是輕生者。
故事 “船老大”夫婦18年救起59人
4月24日上午9點,大霧漸漸散去。打掃游船衛生、檢修游船故障、放置救生衣,在白河南陽城區段經營游艇生意的韓玉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1994年5月,南陽市在白河上建起了兩級橡膠壩,城區段形成了2萬多畝的碧波,下崗的韓玉山和妻子張金煥看到商機,購買了幾艘游艇,在最繁華的淯陽橋兩端,做起了游船生意。如今,夫婦倆的游艇已從最初的5艘發展到50多艘,成為白河上名副其實的船老大。
44歲的韓玉山保存著一個小賬本。與其說是賬本,不如說是日記,上面記錄了每天的經營情況,也記錄了一些開心和不開心的事。
“2012年7月20日凌晨,一名20歲左右的姑娘從淯陽橋上跳下,我開船過去時,那個姑娘正抱著橋墩。橋下水很深,我將船開到她身邊,把她拉上來,姑娘一直哭。我打了110,民警接走了姑娘”。
從2005年8月救起第一個落水者起,韓玉山夫婦已經從白河中救起了59人。在他們的帶動下,在白河經營游艇的船主們自發組建了一支義務打撈隊,凡遇人落水,必出手相救。
起因 有感于老太太失子燒紙錢
1994年夏天,也就是韓玉山經營游船生意的第一年。一連幾天,韓玉山發現一名60多歲的老太太,每天上午都會來到橋下,燒過幾沓紙錢,然后哭上一陣離去。
韓玉山主動與老太太搭訕,才知道老太太是在哭兒子:半個月前,老太太的兒子跳河輕生了,燒紙錢的位置正是發現兒子尸體的地方。
韓玉山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提醒自己:為了不再多一個悲傷的燒紙錢者,無論遇到什么情況,只要有人落水,他都要去施救。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念頭,18年來,韓玉山和張金煥晚上守船時,只要聽到水中有一點異常動靜,他們都會趕緊出來查看。由于他們的機警,這些年來,凡是從淯陽橋跳下輕生的人,他們幾乎沒有錯失救援良機。
救不出來是最大的遺憾
■ 對話
記者:水中救人溺亡的事兒各地都有發生,你不害怕嗎?
韓玉山:這個不用擔心,一來咱水性好,在水中救人和平地上沒有兩樣;二來咱有船,打撈起來危險要小多了;再說,白河沒有專業的打撈隊伍,人落水到死亡僅有幾分鐘的時間,我們如果不救,別人也救不了。
記者:有沒有遺憾的事?
韓玉山:救不出來是最大的遺憾。2010年春天的一個晚上,我聽到有人在喊“救命”,就趕緊開著一條腳踏船去救人,可是離岸沒多遠船就被一張漁網絆住了,等我換了一條船再去,落水者已不見了蹤影。撈了4個小時,只撈到一個20歲左右的小伙子尸體。可惜了!
記者:每次救人是不是都很開心?
韓玉山:也不全是。有一次,一對年輕情侶跳河輕生,我開船過去后,伸出鉤子拉他們上岸,費了好多口舌,他們就是不上船。他們這種輕視生命的態度讓我很生氣,我撂下兩個救生圈,掉轉船頭就離開了。不知道他們后來怎么又回心轉意了,我靠岸不久,他倆也抱著救生圈上來了。
記者:今年你們又救出了多少人?
韓玉山: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救出一個。不過我很開心,沒人可救,說明人們想通了,更珍惜生命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