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8時,花園路東風路交叉口往南,不少非機動車走到快車道上
核心提示
有網友調侃,綠城本來沒有這么多的“堵點”,只是躥到快車道上的非機動車多了,于是就造成擁堵。從4月16日開始,本報連續2天征集“堵點”,網友紛紛表示,鄭州市現在幾乎“處處是堵點”。
從4月16日到4月18日,本報記者連續3天探訪鄭州市區主干道,發現“處處是堵點”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非機動車和機動車混行。業內人士呼吁,鄭州市電動車和自行車數量雙雙突破200萬輛,與機動車的數量一致,應該給非機動車充分路權。
非機動車進了機動車道造成擁堵
4月17日早上7時35分,記者從農業路上京廣快速路,沿路向南行駛。28公里/小時,是駛上快速路時的初始速度。過了京廣路中原路路口后,記者驅車駛到地下通道。擁堵是進入地下通道的第一印象,機動車只能在里面亦步亦趨。18公里/小時,是機動車在京廣快速路地下通道的速度。而在車隊的前面,2輛電動車和一輛三輪車在“蠕動”的車隊前列,占了一個車道。然而在京廣快速路開通時就做出嚴格規定,電動車、三輪車、行人都不可以進地下通道。同樣的現象出現在東風路上,記者沿東風路從西向東行駛,過了東風路與花園路交叉口后,車輛明顯少了很多,但車速并不能快起來,因為,路右側劃有停車位,導致電動車和自行車都行駛到了機動車道上。
應給非機動車路權
昨天上午8時,經三路上,非機動車不時躥到快車道上。一位出租車司機說,鄭州路口擁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非機動車管理不到位。面對質疑,非機動車的車主也很不滿意。在經三路上班的白女士說,為啥汽車有路權,我們沒有專用道?我們既環保,還不占地方。
一項數據顯示,目前,鄭州市電動車和自行車數量雙雙突破200萬輛,與機動車的數量一致,居民出行中,非機動車所占比重超過50%。可如今,機動車有自己的車道,而電動車、自行車的車道卻屢屢被停車位、行人和公交車“侵占”。對此,有專家提出,應該給非機動車更多的路權,非機動車的道路不能被停車位和機動車所占用,并采用硬隔離帶隔開。昨日,本報官方微博發布調查結果,結果顯示77%的網友贊成嚴格安裝隔離帶,持反對意見的網友僅占11.1%。(記者 王磊 田園 見習記者 高鴻鵬 文 記者 白周峰 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