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北京,一名女顧客以40多萬元現金購買了1500克投資金條。 L CFP供圖
核心提示
黃金、白銀價格連續兩個交易日出現跌停;包括有色金屬和農產品在內的大宗商品也大受牽連;人民幣兌日元大幅升值,兌美元創出歷史新高;我國M2(廣義貨幣供應量)余額首超100萬億……最近幾天,國際國內金融市場上這一系列驚心動魄、紛繁復雜的現象引起廣泛關注。
這些看似抽象的金融現象其實和百姓也有密切關系,在全球多個主要國家紛紛推行寬松貨幣政策的背景下,金價暴跌之中也似乎看到了“貨幣戰爭”的陰影。
金價暴跌蔓延金融市場
大宗商品十幾年牛市或將終結
跌停,跌停!
在經歷了黑色星期一之后,金價的暴跌不僅沒有終止,而是迅速延伸至其他大宗商品領域。
昨天早上一開盤,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和白銀期貨便雙雙跌停,這已經是國內黃金和白銀期貨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出現跌停。
按照上海期交所的交易規則,在本周一出現跌停之后,上期所對黃金和白銀兩個合約進行了“擴板”處理,在提高保證金比例的同時,跌停幅度也比前一個交易日雙雙擴大了3個百分點。
即便如此,昨天早上一開盤,上期所黃金主力合約1306就封于8%的跌停板,達到275.03元/克。白銀期貨的主力合約也達到9%的跌停板,至4853元/千克,創下白銀期貨上市以來的最低價格。
與此同時,上期所的鋁、銅、鋼等有色金屬以及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的白糖、PTA等品種全線低開。
在A股市場,中金黃金、豫光金鉛等股票也全部重挫,在昨日兩市的弱勢股排名前20位的幾乎全部是有色金屬類股票。
“事實上,從2011年起,金價就已經見頂了。”注冊國際金融分析師、北京四海升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燕海濤認為,最近幾個交易日黃金白銀的暴跌,其實是在提醒投資者,不僅是黃金和白銀,國際市場長達十二三年的大宗商品牛市即將終結,包括貴金屬、有色金屬、化工產品、農產品和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都將進入另一個周期。
黃金交易頻現爆倉
投資者做空白銀2個交易日大賺超100%
“這兩天金價的跌幅實在驚心動魄,有一些投資者出現了爆倉;但有不少做空的投資者在兩個交易日內盈利超100%。”興業銀行鄭州分行黃金交易專家馬曉軍告訴記者。從3月份以來,國際金價出現長時間的盤整,到了上周,金價在小幅下跌后出現反彈,此時,不少此前做空的投資者平掉了空倉;有部分投資者甚至反手做多。然而,上周五的暴跌來勢兇猛,做多的客戶損失慘重。
與爆倉之后的血本無歸相比,鄭州市的另一位投資者熊先生則在這輪暴跌中賺得盆滿缽滿。熊先生從3月份起就做空白銀,由于白銀接連跌停,同時,白銀期貨交易的保證金比例是13%,也就相當于7.9倍的杠桿。因此,他持有的上海期貨交易所白銀空單僅僅本周一和本周二兩個交易日就獲利超過120%。
不過,“最可怕的時刻可能已經過去”,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外匯與貴金屬交易員趙新疆認為,在經歷了持續暴跌之后,金價可能面臨超跌反彈。
黃金暴跌引發外匯市場波動,貨幣戰爭幽靈隱現
人民幣兌日元半年升值20%
金融市場就像多米諾骨牌,任何一個獨立的金融品種都無法在這輪大級別波動中獨善其身。
在黃金暴跌的同時,人民幣升值的腳步也加快得異乎尋常。
昨日,人民幣兌日元中間價比前一個交易日大幅升值1069點;幾乎相當于1%左右的升值;同時,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升值46個基點,逼近6.24關口,再次刷新歷史高點。
事實上,人民幣兌日元的大幅升值最近已經多次出現。
4月8日是清明小長假之后的第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兌日元匯率中間價飆升3353個基點,幾乎較前一個交易日升值了5%,這種直線升值的走勢在這兩種貨幣匯率史上十分罕見。在最近半年之內,人民幣兌日元已經累計升值了20%。
不久前,日本央行步美聯儲后塵,推出“無限量”貨幣寬松措施。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兌日元的升值,甚至是國際金價的暴跌,都是日本央行最近實行寬松貨幣政策惹的禍。事實上,當今世界的前四大經濟體紛紛打開貨幣水龍頭“放水”。一場以“競爭性貨幣貶值”為特征的“貨幣戰爭”已在所難免。
“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是,今年以來,美元兌歐元、日元、澳元、英鎊等全球其他主要貨幣全部升值,唯獨兌人民幣在貶值。”趙新疆說,今年一季度以來,外匯和黃金市場之前一些固有的指標都被打破了,市場環境變得空前復雜。“之前,美元和黃金價格一直是負相關,和原油價格也是負相關;而現在,國際金價在暴跌,而美元兌人民幣也在繼續下跌,兩者并未出現蹺蹺板效應。”
除了美元和日元之外,去年第四季度以來,人民幣兌歐元、英鎊、澳元等全球主要貨幣也全部都呈現升值。
成功避險
一出口企業每年輕松多賺500萬
“國際市場環境空前復雜,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都面臨很大的考驗。”記者昨日采訪的金融業人士都提醒外向型企業必須高度重視外匯風險管理。
事實上,人民幣兌全球貨幣的不斷升值,給國內的外貿企業帶來很大的壓力。“部分外貿企業的利潤本來就很薄,可能只有3%左右,人民幣每年2~3%的升值幅度很輕易就把利潤覆蓋掉了。”
據介紹,目前不少銀行都向企業提供“遠期結售匯”等金融產品。企業可以根據自己收到外匯貨款的時間提前鎖定利率,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
“有一家出口額排名河南前100位的加工型企業,比較重視風險管理,僅去年一年就通過外匯風險管理多賺了500萬元。”趙新疆說。
對于個人來說,人民幣兌歐元、英鎊、澳元等貨幣的升值,讓出境旅行和留學的市民得到實惠。“河南地區到英國和澳大利亞留學的學生比較多,從去年起,人民幣兌澳元和英鎊都出現升值,家長們換外匯時都比較滿意。”(記者 董暢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