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0日下午,家住鄭州市惠濟區的小娟出門前,想戴上自己的金項鏈向親友們炫耀一下。于是,像往常一樣,她拿出了自己放在抽屜內的小紅布兜。
這條金項鏈是父母送給小娟的20歲生日禮物。平時小娟都舍不得戴,只在特殊時候拿出來秀一秀,“顯擺一下”。
熟料,剛拿在手里,小娟就發現這“金項鏈”有點不對勁。這鏈子似乎比平常輕了許多,顏色也淺了不少,這讓她心里有點不踏實。
到朋友家后,一位朋友無意間的一句話又讓小娟心里“咯噔”一下。朋友說:“我姐姐在路邊20多元錢買了條假的金項鏈,做得跟真的一樣,她天天戴著,但是戴久了就會掉顏色。你這條真的和她那條看起來也沒多大區別。”
回到家,小娟在燈光下仔細觀察,才發現自己的“金項鏈”雕工拙劣,縫隙里還有灰塵,用指甲一劃,里面竟露出黑色的金屬。
父母給自己買的貨真價實的金項鏈怎么就成了假貨?再說家里門窗沒有被撬的痕跡,項鏈怎會被無端掉了包?小娟立即想到了同居男友杜某,然而杜某矢口否認,小娟無奈報警。
熟料,2月12日,杜某突然向警方投案自首,原來,正是他導演了這一出以假換真的鬧劇。
杜某現年20歲,初中畢業后就來到鄭州市惠濟區某工廠打工,由于是家中獨子,從小飽受溺愛的杜某花起錢來總是大手大腳,月月工資都不夠花,是典型的“月光族”。
今年年初,20多天沒發工資的杜某又缺錢花了。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家中休息的他發現,女友床頭柜的抽屜里有個小紅布兜。滿懷好奇心打開后,杜某發現里面竟是一條金燦燦的項鏈。“金子值錢啊!”杜某迅速將金項鏈揣進了自己褲兜,可是又想:“如果項鏈不見了,小娟發現后一定懷疑我。”想到這里,他慌忙又把項鏈放回原處。
事情到此并沒有完。雖然沒有到手,但小娟那條金項鏈的一直在杜某的腦海里揮之不去。一個月后,在一次逛街時,杜某偶然發現,街邊地攤上的仿品金項鏈的款式和小娟的很像。于是,一個“貍貓換太子”的計策浮現在了杜某的腦海中。
不久,趁著小娟出門逛街的空當,杜某悄悄地將項鏈掉了包。
經鑒定,杜某盜竊的黃金項鏈價值3000元,其行為已構成盜竊罪。4月10日,鄭州市惠濟區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杜某有期徒刑一年。 (記者王建芳通訊員維佳琳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