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組進山考察被困懸崖 熱心農民合理營救
考察中,帶路老部長心臟病發作
4月10日,由河南中醫學院許敬生教授(原全國醫古文學會會長)負責的中原中醫藥文化遺跡考察研究項目組一行5人,到洛寧縣考察洛書出處。下午兩點多,到洛水與懸滬河交匯處考察。
陪同項目組的當地文化名人、原洛寧縣宣傳部長曲少波說,懸滬河河谷向北3公里處,就是傳說中神龜馱“洛書”獻大禹的地方。他4年前曾去過傳說中的“龜窩”,發現明弘治年間曾有一位進士在此勒石刻詩一首。
許教授聽后,非常想到“龜窩”實地考察。許教授今年69歲,6年前因肺癌摘除一葉肺。面對許教授的執著,曲少波很感動,就隱瞞了自己的心臟病史,決定和同伴李念東一同前去。一路上,道路受雨水、河水沖刷,非常難走。4年前只有一道峭壁,如今增加到四道。3公里的山路,原以為1小時就能到,但6人足足走了3小時。
“說是走,其實是在爬,爬上爬下的,還有河水、荊棘,到達目的地時,天已經快黑了。”昨天下午,返回鄭州的許教授告訴記者。現場察看、記錄、拍照后,已是晚上7點。正準備返程時,醫生叮囑不能做劇烈運動的曲少波,突然臉色發白、嘴唇發紫。考察組中一位醫生發現,他的脈搏幾乎不跳了。
此時,許教授從兜里掏出速效救心丸喂他吃了5粒,照顧他往回走,一路上竟然吃了三次。
困懸崖,黑夜里發短信求助
眾人走走歇歇,當走過三個懸崖,來到最后一個懸崖時,天黑了。
“可以說是伸手不見五指,我們都趴在石頭上不敢動,下邊就是兩丈的深潭。”許教授回想起來仍心有余悸。
此時,多數人的手機都沒電了。大家商量,是否等到天亮后再走。手機還有一點電的曲少波,抓緊時間給洛寧縣衛生局局長、長水鄉黨委書記發短信求助,告訴他們考察組遇到的困境,并特意提醒,一定要帶上當地一個叫付少武的農民,“只有他了解這個路,能找到我們”。
急救援,20多人連夜趟水進谷
縣衛生局局長接到短信后,立即聯系了六七個人,叫上救護車,并叫上已經睡下的付少武,于當晚10時許趕到事發地附近。
此時,事發地長水鄉的黨委書記也已安排兩個副鄉長,帶著7個農民向考察組被困地點趕去。
在付少武的帶領下,十幾人組成的救援隊手舉火把、手電,淌著水進入山谷。見到火光,許教授一行立即大喊招呼。最終,許教授一行平安走下懸崖,走出河谷。此時,已是夜里11點了。
“救援場面太感人了!山溝里漆黑一片,所有人都趴在懸崖上不敢動,我們距懸崖邊緣只有一尺,下面是兩三丈的深潭,掉下去肯定會沒命的……曲部長舍命陪君子,和洛寧縣教育局70多歲的李念東兩人,為不讓我們趟水,在來回途中把大石頭鋪在水里,再扶著我們過去。他們倆在酸棗林和荊棘叢中為我們開路。還有那些救助我們的農民,見到我們后,跳到河水里把我們從山崖上一個個扶下去……”隨行考察的李女士激動地告訴記者。
(記者 張弢 實習生 賀亞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