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寧
映象網訊(記者 高冬麗 劉長征/文 沈翔 邱琦/圖)作為中國首個航空港經濟發展先行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到底該如何先行先試?這個綜合實驗區又該怎樣利用現有優勢發展呢?在昨天下午的2013中國鄭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論壇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寧給出了不少金點子。在他看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極,也將創造出神話。
【意義】
實驗區是改革開放的第三極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到底要營建什么?實現什么?”在昨天下午的論壇上,張寧開門見山地拋出了兩個問題。
在他眼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一個上帝應許之地。
“我們要創造一個神話,用這個神話來標志著我們通過生態建設創造出內陸的開放高地。”張寧擲地有聲地說。
他表示,早期經濟的發展是海洋經濟,哪個地方有港口,就有貿易,就有金融與發展,到后期是鐵路時代,再隨后就是高速公路時代。可是到現在,這種中心變了,變成了航空。
“現在的時代進入了天空經濟時代。”他說,哪個地方打造出航空樞紐,就能打造出航空為中心的經濟生態區。
他還舉例說,2004年,加利福尼亞啟動了46個商業機場,和企業很好地銜接起來,成為經濟的新高地。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改革開放的第三極,是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標志。”張寧解釋,改革開放的第一極,深圳特區揭開了中國由農業大國變成制造大國的序幕。第二極,上海浦東開發區標志著我國成為制造大國。
他認為,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是改革開放向中西部縱深的戰略突破,具有全國戰略意義的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戰略性突破,符合我國把經濟重心從東南部沿海向中西部轉移的轉變。
【優勢】 實驗區六大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張寧看來,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重要的橋梁就是服務業、航空經濟。一個制造強國的建成,需要有一個現代的物流服務業作為對偶支撐,同樣,如果有現代物流服務業,也就必須成為制造強國。
有研究表示,中國的物流成本占GDP比例很高,如果做一些產業、服務業的創新推動,就可以節約2.5億元物流成本。張寧認為,實驗區強加給航空港,意味著航空港這樣的服務是個“神話”開始的地方。
他還詳細列舉了實驗區的六大得天獨厚的優勢,即得天獨厚的潛在航空港、得天獨厚的現行鐵路樞紐、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得天獨厚的可開發土地資源、得天獨厚的國家政策及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他認為,實驗區到北美、歐亞、太平洋航線等主要航點繞航率不超過15%,還是隴海線、京九線交會處。
當然,他認為最寶貴的財富與資源就是有大片沒有利用的420平方公里包括黃泛區土地。
“這些優勢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擬的。”張寧強調說。
【建議】 實驗區要連接周邊形成產業群
那么河南到底該怎么做才能充分利用好政策與優勢呢?
張寧認為,鐵路物流運輸主要是以煤炭、礦產、大宗貨物為主體,這種樞紐只是過境,對地方經濟的支撐較小。但航空經濟恰好補充了這塊不足,它以產業群為導向,是面向零星的,高附加值的,需要時間快、時間效率強的物流為特征的經濟。
為此,他建議,實驗區要瞄準新興產業的要求去打造航空港經濟建設,不能做傻大黑粗的大宗物流,反而要做精做細,做成連接周邊形成產業群的經濟。
怎么讓全世界的人、全世界的錢愿意來這兒共同發展呢?張寧表示,這就要選擇無數的企業通過創新來實現經濟增長。要吸引企業,就必須依靠航空方便出行,給予快捷的運輸與商業交往。
“航空港要借助建設航空樞紐,打造連接全世界的口岸,使國際貿易由邊境線搬到內陸。”張寧說,從硅谷經驗來看,打造全世界的口岸,只靠政府很困難。所以,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有非常高的自由、開放、創業與發展的環境。政府給好的政策,讓無數的企業來播種培育,而政府則負責給陽光、澆水,幫助成長。“可以嘗試企業先行實踐、政府再定政策。”
【借力】 國際帶動國內 幫鄭州實現突破
中國經濟發展很難逃得開的是,就是要通過國際來帶動國內,完全依靠自己不行。
雖然鄭州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目前,有些航空公司較少有動力到鄭州,在這種情況下,鄭州該怎么辦?
張寧建議,要實現現代航空業務的突破,鄭州就要建立起自己的航空公司,如果自己經營不好,就建立成中外合資航空公司,將經營權交與國外,以打造國內連接國際,真正形成國際網絡。
另外,要實現現代物流產業的突破,就要先行先試,利用好跨境電子交易帶動國內電子交易及物流服務,把跨境貿易帶到境內,由此帶動出口,同時也帶動金融結算和其他金融服務。
要實現現代制造業的突破,就不要建汽車廠,要建高起點、高科技含量的零配件生產,做飛機零部件的維修維護。
【闖勁】 先行先試意味著某種“先斬后奏”
去年,在全國航空物流,特別是航空貨運量整體下降的情況下,鄭州機場增長達到50%。可為什么實驗區不像深圳特區、浦東開發區那樣在全國形成熱炒呢?
張寧分析說,主要原因是目前實驗區還有許多糾結的地方。
“很多條件還不成熟,以后如何來發展沒清晰的路徑。”張寧表示,包括以后要如何來做,目前都沒有可以選擇或參考的范例。
不過,他認為,既然可以先行先試,就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先斬后奏”。上海浦東開發區就利用先行先試政策打造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等。
“希望河南和鄭州也能把先行先試政策用好。”張寧表示,如果用好,實驗區就能真正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三極。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