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將白蠟樹移出,并換上銀杏樹
近日,有網友發帖稱,鄭州農科路上剛發出嫩芽的行道樹,不知為何被連根拔出,并換上另外一種樹木。金水區綠化管理所回應,這樣做是為了提高城市檔次,創建精品一條街。
事件
路兩側白蠟樹被移,眾人不解
昨日,鄭州大風。農科路(花園路至經三路段)兩側,要么是剛發芽的樹木,要么就是樹坑、干土和“橫躺”在地上的白蠟樹。在此做生意的老楊說:“三四天前,有人在這里挖樹。”
昨日15點左右,農科路花園路向東約200米,路邊都已栽上了銀杏樹,幾塊木板固定在樹干周圍,樹坑里澆過的水還沒完全干。銀杏樹干有十幾厘米粗,高約三四米,直挺、俊俏,只是剛發芽的枝葉顯得與周圍環境不搭。
農科路東側,道路兩旁的人行道上,一排樹坑極為扎眼,樹坑周圍堆起了干土,風一吹,路過此處的人,紛紛捂嘴快跑。
農科路經三路附近,幾名工人正在砍挖一棵白蠟,工人李師傅說,這些樹都會移植到郊區,這里要換上新的樹木。
從此處路過的一位老人說,“這些樹都有好多年了,現在都給弄走,連個陰涼地兒都沒了。”在這里賣菠蘿的師傅說,銀杏長得慢,不知道多久才能恢復以往的樣子,“銀杏也不便宜啊。”
回應
更換樹木是為了提高城市檔次
昨日下午,金水區綠化管理所業務科的一名工作人員介紹,為了響應鄭州市創建森林城市的要求,同時,區政府要求每年要創建一兩條精品街,因此,近日對農科路兩側樹木進行了升級改造。“白蠟長得慢、易生蟲、樹頭重易倒,銀杏不存在這些問題,這就是更換成銀杏的原因。”
“3月7日,我們向鄭州市園林局申請了樹木更換,已經得到批準。”這名工作人員稱,被挖的白蠟樹有四年,會被移植到北環的苗圃里,“如果土壤溫度合適,這些移植的樹木成活率能達到95%。”至于為何要砍掉白蠟樹的枝葉,工作人員解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樹木水分蒸發量,提高樹木移植成活率。
昨日19點左右,記者從鄭州市園林局獲悉,農科路行道樹改造確實獲得了批復。“為了創建精品一條街,提高城市檔次,我們更換了182棵白蠟樹。”綠化所工作人員稱,此次移植的樹木都是由農科路管理方出資更換。(記者 孫科 唐韜/攝)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