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蔣宇飛)春節過后,生豬價格一路“跌跌不休”,而受上海黃浦江松江段水域出現大量漂浮死豬影響,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豬肉市場持續萎靡,肉價大幅下跌,河南養豬行業很受傷,甚至出現養殖戶自行屠宰生豬的情況。
4月7日,記者從河南省統計局獲悉,據河南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對全省18個省轄市主要食品價格監測結果顯示,春節過后,自2月中旬以來,我省豬肉價格快速下跌,截止3月中旬,一個月的時間,全省豬肉平均價格下跌了15%左右。
鄭州肉價跌幅達29%
監測數據顯示,后腿肉全省平均價格由2月中旬30.06元/千克下跌至3月中旬26.11元/千克,每千克下跌3.95元,下跌幅度為13.14%。
五花肉全省平均價格由2月中旬28.13元/千克下跌至3月中旬23.72元/千克,每千克下跌4.41元,下跌幅度為15.68%;與2012年2、3月份同期相比分別下跌1.69%、7.30%。
其中鄭州、洛陽、濮陽、漯河、三門峽等地豬肉平均價格自2月中旬以來,跌幅均超過20%,鄭州跌幅最大,達到29%。
“黃浦江拋豬”事件對豬肉消費產生負面影響
據河南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分析,我省豬肉價格下跌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工作人員說,“按照常規,春節過后豬肉消費需求會有一個明顯回落的過程。隨著夏季的來臨,鮮菜大量上市,肉類需求相對減少,豬肉銷售淡季隨之而來,并且會一直持續到三季度末。”
生豬供給過剩,生豬生產量充足也影響著我省豬肉價格。駐馬店正陽縣是我省傳統的生豬生產大縣,今年3月份生豬存欄173.5萬頭,比上年同期的170萬頭多3.5萬頭,增長2.1%,母豬存欄22.6萬頭,比上年同期的21.3萬頭多1.3萬頭,增長6.1%。
此外,政策性措施同樣起到了抑制消費的作用。近期,“八項規定”、“限制公款消費”、“精簡會議”、“提倡厲行節約”等多項措施的出臺,抑制了餐飲行業尤其是賓館、飯店對肉類消費品的需求。
而前不久黃浦江的死豬事件,讓近段時間以來不斷下跌的豬肉價格跌得更加厲害,河南省統計局工作人員告訴映象網記者,“近期‘黃浦江拋豬’事件,加劇了消費者對豬肉質量的擔憂,從而對百姓日常豬肉消費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比如有些消費者由此認為豬肉有疫情而影響了豬肉消費。”
河南養殖戶“揮淚”割肉
這次豬肉價格下跌,涉及全國范圍,從而造成生豬外調量下降,大量成品豬回流河南市場,進而增加了河南市場消化的壓力。
“往常豬長到210斤左右的時候就被周邊省、市的客戶收購了,而現在豬都350斤了,還在豬欄里養著。”據開封縣范村鄉的養殖戶介紹,面對全國性生豬價格下跌,販運到外地更賠錢,只好在河南本地消化了。
在周口淮陽,由于成品豬外調困難,繼續飼養投資成本過大,得不償失,養殖戶只有自己屠宰,在市場上設點銷售,導致市場上豬肉銷售網點迅速增加,豬肉供應量短時間激增,從而引發當地豬肉價格快速下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