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慕岳在給老伴喂水
映象網訊(記者 余超 實習生 王姝)5年時間不長,1825天;81歲的信陽老人范慕岳,每天都陪伴著癱瘓在床的84歲老伴劉繼英;10本日記不多,1500多篇記載著范慕岳陪護老伴的護理細節。
范慕岳是信陽市糧食局的退休職工,從2008年開始,他的老伴劉繼英癱瘓后,范慕岳便當起了全職護理員,一天24小時不間斷護理:每兩小時翻一次身,每天按摩全身兩次,常洗澡換衣,每天堅持講故事、講笑話。并且,范老堅持把老伴每天的病情和護理細節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
這護理,老人堅持了5年;這日記,1500多篇,像流水賬的文字感人至深。
范慕岳記錄老伴病情的日記
【堅持】悉心照顧老伴 5年寫1500篇日記
2013年3月25日清早,范慕岳拎著菜回到信陽市糧食局家屬院的家中。
“老奶奶,該量血壓了!”和往常一樣,他走到老伴劉繼英床前,輕輕碰了碰她的臉,給她戴上血壓表。“144/95毫米汞柱,正常。還得堅持喲!”他笑著鼓勵老伴,隨后把測量結果記在一個小本子上。接著,范慕岳掀開被子,給老伴換尿不濕,然后拿起梳子為她梳頭。
這是劉繼英癱瘓的第5年。
范慕岳說:“醫生說,寫護理日記可以幫他們掌握我老伴的病情,提供治療依據。所以,從老伴第一次生病住院起,我就開始寫日記了。”
翻開日記的一篇,上面寫著:2013年3月25日,早餐8:30~9:00,稀飯和土豆、豆芽,開始不愿咀嚼,片刻后吃得好。嗓子不太好。午餐12:55~13:30,肉末和面條,推碗,開始不咀嚼,后來吃得很好;晚餐20:35~21:35才吃,4~5口稀飯不愿意吃了。本子右邊記的是劉繼英每個時刻的心跳和血壓數:1:52 65次/分鐘 144(高壓)/93(低壓);4:12 55 121/74;4:30 30;7:18 44 114/62。
至今,范慕岳已寫了10多本共1500多篇護理日記,密密麻麻記著老伴的病情。
還有很多事情他沒記在日記里,但已諳熟于心:“她經常發燒,一燒起來高得嚇人。因為家里沒有醫生,我就自己想辦法給她降溫。”范慕岳說,他家冰箱里,一般都放有“六個核桃”這樣用鐵罐裝的飲料,遇到劉繼英發燒,他就把飲料瓶用毛巾包裹起來,夾在老伴胳肢窩下,進行降溫。“這些經驗,都是我自己摸索的。”
在范慕岳的悉心照顧下,劉繼英臉色逐漸紅潤,臉上有了笑容。量血壓時,劉繼英緊緊握著范慕岳的手。
記者問劉繼英:“老伴對你好嗎?”她眼睛眨了眨,甜蜜地笑了。
“她不能說話,但心里啥都知道。”范慕岳說。
【心聲】“她就是我的精神寄托”
2008年6月,劉繼英突然暈倒。經過檢查,她患的是高血壓、腦中風、腦梗塞。經10多天搶救,劉繼英雖然保住了性命,卻從此癱瘓,大腦左側血管3/4堵塞,不會說話、不能活動,生活難以自理。
這5年,范慕岳當起了全職護理員,一天24小時不間斷護理:每兩小時翻一次身,每天按摩全身兩次,常洗澡換衣,每天堅持講故事、講笑話。劉繼英不能吃硬食,范慕岳就喂她流食,并想著法給她增加營養。他把豬腱子肉上的白油弄凈,剁碎,加鹽、蒜、蔥,和炒熟的土豆混在一起澆在面條上,然后加上蛋白粉喂給老伴吃。“蛋白粉可以增加營養,而且能防止她長時間躺在床上背部長瘡”。
范慕岳每夜至少起來3次給劉繼英量血壓、喂藥,早上基本5點起床,起床后的時間除了出門買菜、辦事,都是陪伴在劉繼英身邊。
他們的大兒子在固始縣,二兒子和四兒子在廣州,只有三兒子和女兒在身邊,因為工作只有在每晚9:30~12:30來照顧母親。“孩子們雖然很有孝心,可他們都有自己的工作,讓他們來照料,不現實”。
雖然辛勞,范慕岳沒有半句抱怨話,總是樂呵呵的。他說:“我們都80多歲了,不管她的身體狀況怎么樣,都是我的精神寄托。照顧她,我樂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