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藝術中心也參與了熄燈活動
鄭州市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華水環保協會志愿者通過貼海報、發宣傳單、到各個宿舍簽熄燈協議等方式,讓更多學生響應、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當晚,部分宿舍集體熄燈,在樓體上映出“60”字樣。
閱讀提示
3月23日,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第七個“地球一小時”活動,當晚8點30分—9點30分,鄭州市熄滅百萬盞燈一小時。這一小時中,有市民步行前往天文館天象廳,陪孩子一起“數星星”;高校學子走出寢室到廣場上進行環保宣傳……這一小時中,鄭州市民大多關閉電燈走出家門享受靜謐之夜,抵制購買蠟燭避免排出更多碳元素;有專家現身科普,粉碎“大規模熄燈會造成電網癱瘓”的謠言……
場景一
天文館里,讓孩子們看到應有的“星空”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仰望著頭頂的滿天繁星,數十個孩子歡快地唱起了兒歌。鄭州經常陰霾的夜空何時能看到這么多星星?原來,這里是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天文館天象廳正在放映的球幕電影。
3月22日《大河報》發出天文館征集100人在“地球一小時”當晚關閉電器、帶孩子到天文館數星星的報道后,有近千名市民報名。為讓更多市民共同參與此項環保行動,3月23日,天文館特意增加了三場球幕電影。近500名市民帶著孩子,在此享受了一場星空盛宴。
在《宇宙旅行》的球幕太空短片中,大家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宇宙太空,行星、恒星……一個個神奇的宇宙天體從頭頂掠過,引起了孩子們陣陣驚呼。家長彭保紅對大河報記者表示,看到天文館的模擬星空,孩子們終于明白我們頭頂的星空應該是什么樣子?!霸瓉憩F在這灰蒙蒙的天空并不是應有的樣子,而是我們的污染造成的。今天是‘地球一小時’,借這個機會讓保護環境的種子種在孩子們的心中。”
場景二
響應 “地球一小時”,高校學子共同熄燈
“地球一小時”當晚,省內多所高校的學子們同時開展活動,從自己做起,參與和宣傳環保、低碳生活方式。當晚8點30分,中原工學院能源與環境學院和環境與發展協會的30多位同學齊聲倒計時后,一起點燃擺成“60+”圖案的蠟燭,同時該校多個教學樓和寢室樓準時熄燈。
“一個小時不用電也許對我們來說沒什么影響,環保就應該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蠟燭擺出‘60+’圖案,意思是環保行動不應該只在這一個小時內,而是在這60分鐘外的每一分每一秒?!被顒蝇F場,該校能源與環境學院負責人李一表示,近年越來越多的災難提醒我們,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已不堪重負,節能減排,刻不容緩。隨后這一小時中,學生們聚集廣場,用投影儀播放了“地球一小時”國際宣傳片,共同體驗應有的節能環保生活方式。
場景三
商家默默關燈,響應節能減排號召
3月23日晚,記者驅車走訪鄭州市區多地發現,不少商家響應環保號召,關閉照明設備,鄭東新區CBD的會展中心等標志性建筑紛紛熄燈,失去往日璀璨,留下厚重沉靜。金水路上多座立交橋均將橋沿兩側彩色景觀燈關閉,節能減排同時并不影響正常通行。
對比往年“地球一小時”活動,今年參與其中的鄭州市民表現得更加科學和理性。去年“地球一小時”,一些商家雖關閉照明燈,卻利用汽車燈光舉辦促銷式的環保晚會;部分市民雖熄燈一小時,卻特意買來多支蠟燭點燃照明——一些人將環保行動當成炒作噱頭,“關燈點蠟燭”排出了更多碳元素……
而今年記者采訪發現,多個商圈未出現促銷晚會,商家默默關燈,響應節能減排號召。在鄭州豐產路、東三街、人民路及CBD內環多家小賣鋪中,蠟燭在當晚幾乎沒有銷量,過往市民均表示為熄燈而點蠟燭更不環保,節約用電最有效、最實際的辦法,是每個人都隨時隨地注意節約。
釋疑
集體熄燈、開燈不會傷及電網
多數人在倡導這一活動的同時,也有人質疑稱,“集體熄燈一小時”不但對環保意義不大,還可能對電網造成損害——活動當晚,微博認證為“知名網絡評論人”的“@五岳散人”發文稱:“奉勸不要參與‘關燈一小時’活動。發電廠出來的電不能儲存,而發電廠也不會因這一小時停機?;顒咏Y束同時開燈,瞬間增大的負荷很可能對輸變電設備造成損害?!弊蛱欤浾呔痛苏f法,聯系了鄭州供電公司調度中心班長秦麗敏。
“集體熄燈或開燈會對電網造成損害的說法是完全不正確的?!鼻佧惷舯硎?,“地球一小時”減少的用電量主要是照明用電,這其中也只有部分用戶參與了熄燈活動,因此,在活動中減少的電能消耗量微乎其微。照明負荷只占鄭州用電總量中的很小一部分,集體開燈熄燈并不會影響電網?!耙惶熘畠鹊挠秒娯摵墒窃诓煌0l生變化的,而電網本身具有非常強大的抗干擾和自我調節能力。例如夏天用電最高峰期,每天的用電負荷會因時間變化差距非常大,依然不會對電網造成損害。電網這種調節能力是在設計時就具備的?!?/p>
秦麗敏進一步介紹,有關“發電廠發出的電能不用就浪費”的說法同樣不準確。在發電機組與用戶之間,有著一個設計科學、功能強大的復雜的輸電網絡,這個多區域多層級的網絡無時無刻不在應對用電量的起伏變化。用電和發電兩端會時刻保持平衡狀態,不存在不用就浪費的可能。
相關鏈接
“地球1小時”
活動由來
“地球1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吁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1小時。這是一項全球性的活動,世界自然基金會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導之后,以驚人的速度席卷全球。
活動目標
“地球一小時”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節電,而是倡導節能減排,遏制氣候變暖。旨在讓全球社會民眾了解到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威脅,并讓人們意識到個人及企業的一個小小動作將會給他們所居住的環境帶來怎樣深刻的影響——小小改變就可能成就巨大影響。(記者 寧田甜 實習生 鐘迎 文圖 記者 杜一格 文 首席記者 陳曉東 圖 )謝景豹 配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