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一女士買箱八寶粥 兩種產品仨生產日期四罐凝固
映象網訊(首席記者 孟亮 見習記者 彎繼偉/文 見習記者 張歡歡/圖)近日,靈寶市蔡女士的家人在超市購買了一箱8罐裝“銀鷺桂圓蓮子八寶粥”,可孩子喝了之后,相繼出現發燒、嘔吐等癥狀。她查看后發現,這箱八寶粥內有兩種不同的產品、3個不同的生產日期,4罐還發生了粥體凝固現象。廠家稱,可能是業務員違規“調罐”所致,出廠時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目前,當地工商部門已著手清查市場上的銀鷺八寶粥產品。
【事件】孩子上吐下瀉
今年3月2日,蔡女士的家人在村口的一家超市以28元的價格,購買了一箱“銀鷺桂圓蓮子八寶粥”。當她的孩子打開第一罐準備喝時,發現里面的粥已經凝固成塊,呈果凍狀。
“我當時以為是天冷把它凍上了,就沒太在意,給孩子熱了熱就讓他喝了,可孩子喝了之后,就出問題了。”蔡女士說。
據蔡女士介紹,2日中午,孩子喝了八寶粥后,當天下午就相繼出現發燒、嘔吐、拉肚子等癥狀,她趕緊把孩子送到了村子附近的一家診所。
“中午還好好的,下午5點多的時候,孩子說不舒服,突然就發燒了,還不停地吐,從那天晚上到第二天早上,孩子拉了20多次,快把我嚇死了!”蔡女士說,“醫生檢查了之后說孩子‘吃著了’,問是不是吃啥不干凈東西了,我一下子就想起來那罐八寶粥了。”
【懷疑】八寶粥有問題
蔡女士從診所回家后,趕緊查看八寶粥的生產日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8罐八寶粥有3個不同的生產日期、兩種不同種類的產品,能不吃壞肚子嗎?”19日下午,蔡女士指著兩罐分別標注著不同產品名稱的八寶粥說。
蔡女士說,自己所購買的8罐八寶粥,罐體上標注的產品名稱有兩類,其中4罐名稱為“銀鷺桂圓八寶粥”、4罐為“銀鷺桂圓蓮子八寶粥”;8個罐底的生產日期也不相同,其中4罐標注的日期為“2011年12月19日”、3罐為“2012年7月7日”、1罐為“2013年1月20日”。
記者查看了蔡女士帶來的八寶粥后,以消費者的身份,撥通了包裝箱上的“消費者服務熱線”,向廠方工作人員反映了蔡女士遇到的情況,并向其提供了箱體上的產品條形碼。約半個小時后,工作人員打來電話稱,經查詢該箱產品確為其公司產品,但產品出廠時不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銷售環節出現問題,具體情況需記者提供更多信息進行調查。
【回應】已賠償300元
蔡女士說,出現這樣的情況,3月9日,她就找到了超市“討說法”,超市的工作人員稱不知道是“咋回事”,就“叫來了”負責為超市配貨的一位業務員。
“業務員跟我說,孩子拉肚子、發燒,跟孩子的體質有關系,我提出要500塊錢醫療費賠償,她就說讓他們的業務經理跟我談。”蔡女士說。
“12日那個業務經理找到了我,給了我300塊錢,給孩子看病花了400多塊錢,賠的錢連醫藥費都不夠!。”蔡女士說,19日下午,在蔡女士家人購買八寶粥的超市內,已找不到銀鷺品牌的八寶粥產品。“前幾天都被撤走了,現在已經不賣了。”超市內一位負責人說。
蔡女士情緒激動地說:“前幾天還在賣,沒問題的話,為啥突然不讓賣了?”
【進展】正進一步調查
隨后,記者見到了蔡女士所說的“業務經理”陳文征,據陳文征介紹,他是廈門銀鷺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銷售部業務組組長,他說,一箱內之所以會出現不同生產日期和種類的產品,可能是業務員將市場上的積壓貨回收到倉庫后,重新與新生產的產品“調罐裝箱”出售導致,這本身是業務員的一種違規操作行為,已根據規定以1∶10的金額比例對蔡女士進行了補償。
陳文征介紹,是不是食用八寶粥導致蔡女士孩子出現發燒、嘔吐,還需進一步調查,而粥體出現凝固可能是因氣溫低導致,其產品自身質量沒有問題。
“我們正在對該地區銷售的產品進行全面檢查,發現類似的情況會收回產品,目前還未發現與蔡女士孩子類似的情況”。
20日下午,靈寶市工商局的一位工作人員稱,具體情況正在進行進一步調查,目前,正在對市場上銷售的銀鷺八寶粥產品進行查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