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春暉小學的學生在上書法課 東方今報記者 沈翔 攝(資料圖片)
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筆忘字,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西泠印社副社長陳振濂迅速提出要發起“漢字書寫的全民運動”,以確保國家文化安全。3月9日、10日,東方今報聯合新浪河南、映象網推出的“親,你還記得漢字的模樣嗎”微話題討論,引來了網友們“保護傳統文化的呼聲”。
【聲音】鍵盤打字少了一種細膩情感
@高二木:寫出來的和敲出來的漢字包含的感情不一樣。還記得曾經字斟句酌,甚至因為字寫得不好撕了又寫,寫了又撕。用電腦敲字,雖然快,但總感覺少了點細膩的柔情和味道。
@驚艷爬上枝頭:上周,幫朋友小孩輔導功課,好多漢字都不記得怎么寫。我只好用手機拼音打出來,再對著抄。習慣了電子產品,不僅淡忘了漢字文化,連視力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執著妞妞:我父親字體很漂亮,過年家里的春聯他經常手寫。而現在的年輕人(包括我),字歪歪扭扭的居多,缺乏力度??梢姳Wo傳統文化的嚴峻性。
@韓少門下:以后若寫漢字成為一種絕活,我可能就出人頭地啦,哈哈!
【建議】全民保護“筆尖上的中國”
@小二:如今,熟悉的文字卻忘記怎么寫了,重拾手寫漢字很有必要,從我做起吧。
@嘉逸書屋:漢字書寫,繁簡并存,讓中國人更有中國文化!
@小海豚:輸入法越便捷,現代人越懶惰。建議大家以后都將手機調成漢字手寫輸入模式,才不至于把漢字結構忘掉。
@東方風行:我們逐漸電子化,遠離了紙和筆。個人覺得正好是改革語文教育的契機,可趁機好好學習傳統漢字文化。
@嘰嘰喳喳:可以做一個“筆尖上的中國”的大型電視節目,喚起大家對漢字文化的回憶與喜歡。
@__上官船長:現在各種白領們端坐在辦公室,對著電腦敲著鍵盤,我估計筆拿著都不順手了吧。
@東山謝氏:“提筆忘字、不會寫字”的現象,充分說明了科技是一把雙刃劍。隨著電子產品(如手機、電腦等)的進一步推廣普及,這種現象將會更加嚴重。(記者 董彩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