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一個舉國關注的熱點,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食品安全問題進入多位駐豫全國人大代表關注的視野。
“食品安全問題一次次被拋上風口浪尖,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不夠深入廣泛,廣大群眾食品安全意識普遍淡薄;一些部門職責交叉重疊,食品衛生安全監管存在漏洞和盲點;執法資源缺乏有效整合,重復設置,效率不高。”全國人大代表、漯河市市長曹存正說。
對于如何確保食品安全的長治久安,他建議對原料采集、生產、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監管,同時健全完善長效監管機制,不斷提升違禁添加物、殘留農藥等方面的檢測檢驗水平等。
一些來自企業的代表強烈呼吁,食品生產者從自我做起,誠信經營。“任何人都要吃喝,危害食品安全是人命關天的事,大家不要掙那點兒昧心錢。”全國人大代表、北徐集團董事長徐德全表示。全國人大代表、三全食品董事長陳澤民也說,食品工業是個良心工程,一定要對消費者負責任,“如果食品生產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連自己都不敢吃,那就是缺德、缺良心。”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農業大學校長張瓊從另一個角度提出警示和建議。她認為,隨著農藥、化肥普遍過度使用,目前農村土地染污態勢已經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而土地染污勢必造成餐桌的污染。“加快土地集約化進程,是解決土地污染的一個好辦法。”她說。
此次參加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張立勇提交了一份建議,內容是將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5個罪名,從《刑法》中原定的納入“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改為納入“危害公共安全罪”,提高不法分子的違法成本,從刑事立法上旗幟鮮明地表達國家嚴厲打擊食品安全問題的決心。
“食品安全是一個永不收兵的戰場,對食品市場必須從嚴管理、持續整頓。”多位代表建議。(記者 柯 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