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代表團中,連續當選四屆以上的代表屈指可數,71歲的鄧州市中醫院院長唐祖宣就是其中一位。從縣人大代表到市、省直至七、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唐祖宣的代表年限超過了30年。
難怪唐祖宣這樣告訴記者:“我這一輩子認真做了兩件事:行醫55年,做人大代表32年。”
行醫與當代表,看似不相干的兩件事,卻在唐祖宣身上得到了有機統一。常年在基層看病問診,成為他傾聽社情民意的最好方式。他說,在基層中醫院工作,接觸最多的就是農民和其他弱勢群體,群眾是很信任醫生的,因此,無論是辦公室還是病房,都可以變成他調研的場所。
有一回,幾位農村留守老人來醫院看病,談話中都提到學校離家太遠,孩子上下學不放心。此后,每到農村巡診,唐祖宣都要詳細了解孩子上學的情況,前后走訪了十多個鄉鎮。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他提出《關于農村合校并點中幾個值得解決的問題》的建議,被全國人大和教育部列入全國重點建議之一。
自從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唐祖宣共提出議案、建議735件,內容涉及民生發展的方方面面,其中關于他一生奉獻的中醫事業就達300多件。他多次提出建立健全各級中醫藥管理機構的建議,呼吁為中醫藥立法。今年“兩會”,唐祖宣又帶了近10萬字的70多條意見、建議,除了繼續促進中醫立法外,還涉及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南水北調水源地生態保護等。
“這些年,咱們國家進步了、富強了,但發展的任務還很重。”唐祖宣說,“我還要繼續履行好代表職責,時時為人民代言,為國家發展作貢獻。”(記者陳 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