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十一屆女子專場招聘會現場,一女子打扮成“東方不敗”求職走秀
映象網訊 (廣電全媒體首席記者 夏友勝 見習記者 樊雪婧 通訊員 胡薇薇/文 記者 袁曉強/圖)昨日,女性的節日,河南省第11屆女子專場招聘會在河南省人才市場舉辦。男求職者們排起了長隊,卻始終沒法進入現場,而女求職者則擁有“免排隊”特權,惹得男性求職者各種“羨慕嫉妒恨”。
“女士優先”,是現場招聘企業集體送出的節日禮物,但不少女士仍覺得工作難找。從“限招男士”到“男女不限”,再到“女士優先”,是歧視消失了,還是從“顯”歧視變成了“隱”歧視?其實,找工作好比談戀愛,求職有性別優勢但無性別歧視,雙方你情我愿,求職取長補短,關鍵是找對路,不要“嫁錯郎”。
【老夏在現場】
“媽媽團”求職優勢并不明顯
三八婦女節,到場招聘的企業,都不約而同地打出了“女士優先”。不少招聘企業在面試時,也特意給女求職者們面試優先權,女性求職是不是“拿”到了優先權呢?
老夏在現場看到,除了應屆畢業生的身影,比平時多了許多成熟的面孔,她們是已婚育的“媽媽”,聽說已婚育女性受青睞,組團而來。
“媽媽團”的團長徐女士是新晉媽咪,她的女兒剛剛半歲,因懷孕時請假時間長遭到公司冷遇,于是辭職。隨著女兒的長大,徐女士開始重新找工作,卻一直沒有尋到合適的。
“在網上看到報道說,現在企業都想要已婚育女性,沒想到已婚育也成了優勢,剛好我又沒工作,就想著來試試。”徐女士說,得知女性專場招聘會的信息后,徐女士通知了自己幾位好姐妹,“她們有的是對現在工作不滿意,有的跟我情況差不多”。
在招聘會轉悠了一上午,“媽媽團”收獲不大,除了徐女士收到一份某生物科技公司健康顧問的面試通知外,其他人空手而歸。
“我感覺,能應聘的工作都是比較低層次的,多數都是服務行業,而且我們幾個學歷都不高。很多企業雖然說男女不限,但我覺得還是男士更受歡迎。”徐女士有些抱怨。
省人才交流協會中心市場部部長盧宇透露,進場招聘企業提供的崗位,中低端崗位相對較多,稍微高端的人才大多通過獵頭招聘,“既然是女子專場,現場提供的八成崗位都適合普通女性”。
面對“隱”歧視學會淡然面對
長沙理工大學研究生小劉,應聘鄭州某民辦學校,就“被失敗”了,不是因為學歷和能力欠缺,而是因為到了該結婚生育的年齡。
“寧愿要本科生,也不要研究生,畢業之后要結婚、要生孩子,都成你們的事了,招你們做什么呀?相反本科生沒這個問題,其他的都可以培養。”小劉轉述了當天面試遭拒絕的原話。
她很生氣:結婚生育是每個女生必經的人生階段,以這個原因婉拒,實在想不通,“我結婚生育又不會影響工作,更何況我讀了研,相對本科生來說,應該更有優勢,怎么成了缺點了?不是說求職平等嗎?”
河南大學會計專業畢業生小梁也深有同感,她被拒絕的理由則是“公司財務辦女性太多了”。小梁覺得女性多,只能說明女性優秀,構不成她被拒絕的理由。
“我覺得女生更細心,我們專業成績好的都是女生,前十名沒有一個男生,可是他們以這個理由拒絕我,我都沒法反駁。”她有一肚子苦水想說。
“其實,這是對女性的隱性歧視,在招聘時比較普遍。”天基人才網總經理趙玲說,招聘時,用人單位并不會公開告知,要招男性,但招聘方內心可能會對男性求職者有期待。假如考試面試結果出來,在同樣80分的情況下,會招男性,而不要女性。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