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成春運最后主力客流
今年春運大片公映40天后,今天將謝幕,被網絡購票拒之門外的一些農民工,成為春運收官的主力客流。據鄭州火車站統(tǒng)計,今年春運期間,在所有購票方式中,通過網絡、電話購票的旅客占據一半。由于未來幾天,客流仍將保持高位運行,鐵路部門預計,春運時間或將延長。
【現場】
春運今日落幕,未來幾天客流仍將高位運行
到今天為止,按照之前公布的時間,今年40天的春運運行期滿,但是,由于客流量仍處于高位運行的狀態(tài),鄭州鐵路部門人士透露,春運的時間,或許將延長一段時間。整個春運期間,高峰不顯高、低谷不見少,呈現出一個“峰削谷平”的“旗形”走勢。
在今年的春運里,由于互聯網和電話訂票預售期延長至20天,所以,這讓一部分人走得更加從容,但是,也讓一部分人走得更加無奈。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鄭州火車站東廣場,發(fā)現成群的農民工聚集在廣場候車,大包小包的行李堆積如山。據鄭州火車站相關負責人介紹,春運尾聲階段,主要客流是以農民工返程為主。
在鄭州火車站東廣場上,席地而坐的農民工中,記者走訪了幾撥人,大都表示,節(jié)后沒有車票,所以,出行日期只能一推再推。
來自徐州的王世軍的目的地是貴州六盤水,與十幾個老鄉(xiāng)從鄭州轉車。“因為買不到車票,所以一直到現在才走,本來是打算正月十六走的。”他無奈地告訴記者。
面對互聯網訂票方式的逐步推廣,大量不懂網絡的農民工走得越來越無奈,一名農民工在網上留言說:“前幾年,春運買票只要排隊就行,來得早就有機會,拼的是體力,所以我都是凌晨過來排隊。現在,弄了個網絡購票,對大部分農民工來說太復雜。”
【數據】
今年買票未“爆廳”,鄭州火車站一半旅客選擇互聯網、電話訂票
“售票廳是客流的風向標,但是今年這個風向標不靈了。”鄭州火車站黨委書記牛劍峰昨日告訴大河報記者。他說,今年春運期間,售票廳的購票旅客大為減少,但是,進站、候車、乘車的旅客并沒有下降。
往年春運,來到售票廳排隊買票的人,隊伍經常要延伸出大廳很遠,出現“爆廳”的局面,而今年,不僅沒有出廳,廳內隊伍的人數,最多也只有20多人。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變化,他認為,主要是因為互聯網和電話訂票預售期的延長,更多的人選擇這兩種方式訂票。
他告訴記者,今年春運,鄭州火車站約有50%的旅客選擇互聯網和電話訂票,與窗口、自動售票機同等水平,節(jié)前最高峰的時候,這個比例更高,甚至達60%左右。(記者 劉江浩 文 首席記者 杜小偉 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