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作為中國春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準備參考圖書,大型叢書《中國春節集成》的編纂啟動儀式在鶴壁市舉行。這標志著,作為傳統春節文化的一個代表性傳承基地,鶴壁市通過持續抓基礎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春節申遺。
2010年,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提出,中國最大的物質文化遺產是長城,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春節,并建議將春節放在申報世界非遺的首位。2012年,鶴壁市出席全國人大的代表姚菊泉建議,春節申遺越快越好。
為了從文化和制度層面更好地傳承春節文化,從2010年1月起,按照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部署,省民協與鶴壁市委宣傳部、鶴壁市社科聯一道,將浚縣古廟會作為中國春節的擴張項目和支撐單位,申請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此舉得到了文化部的支持。據介紹,申遺工作分5個階段,第一階段的田野調查工作已完成。《中國春節集成》是第二階段的一項“重要工程”。
《中國春節集成》將由大象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春節集成》將全面展示春節習俗、系統整理春節文化資源、弘揚中國春節文化,為中國春節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打好基礎。
據鶴壁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該叢書的編輯出版將依托設在鶴壁的中國目前唯一的春節文化研究中心和春節文化高層論壇。在叢書內容上,地區卷本將首先編纂鶴壁卷和河南卷。鶴壁市還將與中國社科院、中國民協一道,爭取將該書納入并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子項目。(記者程 梁)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