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晚,第五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開幕式在鶴壁舉行。
2月21日晚上,第五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開幕式在鶴壁舉行。圖為開幕式上,大型民俗樂舞“風情中原”第一章——春之詩。
映象網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王濤 文/圖)2月21日晚上,第五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開幕式在鶴壁舉行,主題為“賞中原民俗,逛千年廟會,享春節盛宴”, 吸引了大批省內外游客。
據了解,第五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期間,鶴壁將一系列文化活動、商品交流活動和招商活動,和往屆相比,今年規模更大,內容更加豐富多彩。
每年吸引百萬游客,被稱“華北第一古廟會”
據《大伾山志》記載,浚縣廟會的歷史最早可以溯源到大伾山石佛雕刻的后趙時期,據今有1600多年歷史。
浚縣廟會始于每年的正月初一,結束于二月初二,每年的廟會有三個高潮,初一、初九、十五十六。初一有“登高祈福”、“散百病”習俗;初九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民間社火表演、祭祀老天爺的習俗;十五十六是元宵節。從初一到十五,廟會一波接一波,逐漸達到高潮。
浚縣廟會規模大,至今保持著明清特色,每年吸引周邊5省40多個市縣300萬游客,高峰期每天客流量50萬人,被稱為“華北第一古廟會”。
160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亮相浚縣
在(鶴壁)民俗文化節上,山東的絹花、山西的絨繡、河北的大名草編、開封的木版年畫、濮陽的麥稈畫、淮陽的泥泥狗、浚縣的泥咕咕和根雕等160余個項目將在浚縣亮相,參加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
據介紹,展演將按照參展種類分為“別樣墨香、傳統技藝、絕活絕技”3個單元,其中,“別樣墨香”單元展演的項目包括泥猴張書畫、劉暢書畫、葫蘆畫、麥稈畫、刀書、木版年畫、梅花字等;“傳統技藝”單元展演的項目有糖葫蘆、糖人、江米人、面人、泥玩、陶藝、根雕、柳編等;“絕活絕技”展演的項目包括汴繡、絨繡、絹藝、皮影、變臉人、布老虎等。
“饸饹面”、“豆腐腦“等民間小吃應有盡有
第五屆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還將舉辦中原春節燈會,呈現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勝景;舉辦中原美食文化節和商貿一條街活動,集中展示中原地區優秀民俗文化、名優風味小吃、旅游商品、土特產品、民間工藝品等。
此外,令人垂涎欲滴的民間小吃堪稱中國(鶴壁)民俗文化節的“絕活”,無論是香氣撲鼻的饸饹面、質白細嫩的豆腐腦、香焦酥脆的吳記花生米,還是醇香利口的梨膏糖以及王記鋪牛肉、角場營元宵,都是流傳上百年歷史的傳統名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