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水區總醫院和病人簽訂的協議書 河南商報記者 鄧萬里/攝
昨日,有媒體報道,衛生部要在有條件地區開展“先看病后付費”試點,消息一出,立刻引發強烈關注。
其實,早在5年前,鄭州市金水區總醫院的部分病人們,就已經享受到這一待遇,出院時沒錢還可以打欠條。
因為這項優待,鄭州農民周可明撿回了一條命。
故事
不交錢能先治病?
說起4年多前的那場大病,鄭州祭城鎮金莊村農民周可明至今還有些后怕。
2008年8月29日,周可明突然大口吐血,隨即被家人送到金水區總醫院。
醫生一檢查,查出周可明因為肝硬化、腹水,引發消化道大出血,必須緊急手術。
昨日,周可明回憶,當時他一聽要手術,說啥也不愿治了,喊著要回家。
“實在沒錢啊。”周可明說,他們夫妻倆就靠在村里開個小理發店為生,養育三個孩子,日子平時就過得緊巴巴的,他實在害怕昂貴的醫療費用拖累妻子和孩子。
為了勸住周可明,醫生說:不要錢給你治行不行?院長周國平過來又給他打包票,周可明才相信“有這樣的好事”。
講述
見過太多看不起病的患者
當晚,周國平緊急為周可明做了手術,切掉了周可明的脾,截斷了胃周圍血管以及胃供往食道的血管。
“手術進行了5個多小時,光血就輸了3000毫升。”周國平說,如果不緊急手術,周可明可能根本熬不過當晚。能不交錢先手術的原因,是因為金水區總醫院2008年就開始推行的“先看病后付費”政策。
此舉,在河南算首次嘗試,比全國試點這一政策更早了3年多。
周國平說,2007年兩會期間的一天晚上,他和衛生廳幾位朋友聊天,聽他們說,有人大代表反映新農合報銷起來太麻煩。
對此,周國平深有感觸,如今已從醫46年的他,見過了太多病人因為沒錢而放棄治療。“有的子女都是含著眼淚,把爹娘拉回去。”
當時,針對新農合病人“先看病后付費”的思路開始浮現到他的腦海里。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