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蔬菜少放炮 農民過年也環保
映象網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申子仲/文圖)城里人過年嘗膩了大魚大肉,于是粗糧野菜成了餐桌上的香餑餑。蛇年春節東方今報記者走訪豫南農村發現,如今農村居民過年也開始注重養生和環保了,“吃綠(綠色食品)喝紅(紅酒)”成為舌尖上的主旋律。
●紅酒配野菜
待客有新意
2月10日(大年初一)中午,駐馬店遂平縣嵖岈山鄉大里王村的邢瑞亭,正在家里招待遠道而來的親戚。大里王村距離遂平縣城有20多公里,也是嵖岈山鄉較為偏遠的村子,但這里的新年卻透著些許新意。
邢家當天待客燒了8個菜,四涼四熱。熱菜是葷素搭配,素蔬當道,包括燜豆皮、雞蛋地皮菜、清蒸魚和水芹菜燉大肉。燉肉的水芹菜是一種干菜,聽說價格還不便宜,到春節時能賣到50元一斤。而下酒的涼菜除了必不可少的鹵牛肉,其他菜品都是素菜,有粉條拌菠菜、涼調腐竹以及時令野菜。
邢家待客用的酒不是白酒,而是法國產的紅酒,邢瑞亭說,這是他二女兒從上海寄來的,過年喝紅酒更養生。
在邢家廚房一角,記者見到兩排蘑菇菌種,新鮮的蘑菇從種棒兩頭冒出,長勢喜人。
邢瑞亭的老伴說,菌種棒是用玉米棒碾碎自制的,廚房的溫度和濕度適合蘑菇生長,新長出的蘑菇剛好做春節的下酒菜,“自家種的,絕對綠色環?!薄?/p>
60歲的邢瑞亭說,現在農村人也特別注重養生,家里待客的幾樣野菜都是他特意準備的。就拿水芹菜來說,是長在洼坑河邊的一種野菜,香味很特殊,“以前這種野菜沒人吃,都是用來喂牛喂馬,現在倒成人吃的稀罕物了”。
●關注陰霾天
過年少放炮
邢瑞亭膝下有一子二女,他們常年在城市打工,老邢的二女兒如今已經在上海落戶。在農村,類似老邢這樣的家庭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而根在農村的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滲透到農村。
在距離大里王村不遠的袁莊村,村民袁中華大年初二晚上待客用的也是紅酒。
袁中華說,他的小兒子在鄭州做生意,往年回老家過年總是捎回來一大堆煙花爆竹,“去年春節回來買了7000多塊錢的禮炮、火鞭,從初一放到十五。今年春節只捎回來一小箱,還不夠孫子們玩兒”。
袁中華的小兒子袁紅杰解釋說,今年霧霾天多,都是因為環境污染嚴重,城市是這樣,農村更應該引以為戒?,F在提倡春節少放鞭炮,他也順應潮流,今年“只買了200多塊錢的炮仗回老家”。
相關新聞
更多>>